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刀而眠,呼嚕聲,此起彼伏的。
足足兩個時辰之後,龍棲軍士方才有所恢復,雖然仍舊疲憊不堪,但總歸回復了不少精力。用水進食之後,開始散開,打掃起戰場。在這段時間內,陸陸續續的,也有其餘失陷計程車卒,在大小長官的率領下歸來。都是百戰之士,鮮血染衿袍。
在龍棲軍整頓的同時,自殺戮中活下來的燕兵、晉軍、還有那些青壯,也都各自聚在一起,相互之間,難免有些戒備。當然,遇到那些還活著的契丹人,都會順手結果其性命。
對於燕兵,劉承祐直接命令此前在潞州收服的燕人軍官,前往聯絡召撫,效果也還不錯。那些燕人叛了契丹,正處彷徨,無所依處,面對劉承祐的善意,很是乾脆得接受了,暫表臣服。
龍棲軍,怎麼都是戰勝之師,以一軍之力擊破契丹十幾萬精銳,作為勝利者,完全打出了軍威,使得燕兵順服。為表重視,劉承祐還親自前往,約見那些燕將,一番推心置腹的商談允諾,服其眾。很快,剩下的燕兵,也開始配合起龍棲軍,清理起戰場,扶危救亡。
而在那些燕將中,有一人表現得十分和善,直接向劉承祐表示投靠之意。其人名叫李筠,原本是後晉禁軍控鶴指揮使,契丹入汴之後,趙延壽聞其勇武,將他收入帳下聽命。
對此人的投效,劉承祐欣然納之,在此時的局面下,這樣的積極分子,是有助於和諧穩定的。與之聊了聊,得知他也是太原人,也可以理解其投誠的意願為何那麼足了。
因為李筠有過禁軍將領的資歷,劉承祐當即拍板,委任他為行營招撫使,負責前往招撫那些流散的晉軍降卒。而這些降卒,對龍棲軍的招撫,明顯親切多了,畢竟自己人,劉承祐這邊也是還打著“晉軍”的旗號的。
而羅彥瓌那邊,已然很自覺地提前聚攏起一部分降卒,朝劉承祐這邊靠攏而來。
在南面,也有龍棲軍士,受命組織起那些殘存的晉臣、丁壯、老弱婦孺。一時間,遼營廢墟上,到處都活躍著龍棲軍士的身影,原本的一片死地,增添了幾分活氣。
於劉承祐而言,仗雖然打贏了,但善後的事情,更加冗雜、麻煩。
————————
PS:欒城這一戰,算是寫完了,掛看起來是開得有些大,因為過程中掐掉了很多原本準備寫的細節,但就算這樣,感覺還是水得太多,不夠簡練,湊合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