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兵油子墨九 (第3/5頁)
腦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江湖上,有幾種人不能惹,分別是女人,小孩和出家人。
這句話放在戰場身上也可以一併通用。不說李唐時十三棍僧的故事,就是說幾十年前,大明的不敗戰神俞大猷也是親自上少林寺跟僧人討教過的。
長街上清軍雖然人多,但這幾百人勢若猛虎般衝將過來。不由都停住了腳步,有的甚至已經向後退去。
其實這時候長街上的清軍雖然個個都留著金錢鼠尾的辮子,但本質上與其說是清軍,還不如說全都是漢軍。而且是那種雜牌中的雜牌。
人員構成也是極亂,有投降來的明軍,順軍,各地的杆子,流賊。甚至還有地方結寨的練勇。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此時眾清軍見長街上衝出這麼一幫人,一個個威猛飄逸,手中的兵器均不似凡品。心裡未免有些怯意。
墨九卻站在馬上看出了便宜。
這些年仗打的多了,見識也就廣了。什麼撒豆成兵和尚道士的他都碰到過,甚至連更為邪門的陰門陣也都見過。結果這些江湖以訛傳訛的東西,其實沒一個真正能打的。
自己沒遇上也就罷了,若是遇上了,基本見一個滅一個,比砍瓜切菜還輕鬆。
至於這江湖上的武藝,也都是吹的比較厲害,可能在街頭單打獨鬥的時候還有些威力,但在戰陣之上,那些降龍掌,六脈劍,瘋魔戟法什麼的完全不頂用。
往往自己一個刀花舞起來,還沒等傷到敵人,先把旁邊的同伴砍倒好了幾個。軍隊戰陣中的排槍攛刺過去,任憑什麼輕功步法,也都是被紮成刺蝟的命。
看到對面是這樣一夥雜牌的隊伍,墨九膽氣頓生,不由大喝一聲道“這些孬兵不堪用,關鍵時刻還得看我們親衛的。兄弟們,跟我上啊!”
說罷,雙腿一夾馬腹,帶領自己的哨隊,直直的向和尚衝去。
對面的和尚見對面的清軍左右分開,一哨人馬聲勢驚人的向自己衝來。當先的一匹棕紅戰馬上是一個老奴。胳膊上夾了一把長槍。身材雖然乾瘦,威勢卻是驚人。
和尚不慌不忙,也站定了身子,單手將大鏟背於身後,另一隻手在胸前豎起打了個稽首。雙目緊盯飛馳來的墨九,僧袍無風自飄,不怒自威。
墨九看到和尚如此做派,心中卻打了個突。要知道趨吉避凶是人們的天性。非是百戰之士,不可能面對聲勢驚人的騎兵衝鋒而面不改色。
世人都知長槍兵剋制騎兵,可實際戰陣之上,面對這牆勢衝鋒的騎兵。很少有槍兵能穩住陣型,毫無懼色的面對騎兵的衝鋒。
自己一生經歷戰陣無數,那些明軍的槍兵方陣,幾乎個個還沒等和騎兵接陣,就直接崩潰逃散了。
而且這能做到在野外結陣之後再潰散的,還是明軍在崇禎初年的狀態。等到崇禎十幾年的時候。城外野戰的明軍,甚至連方陣都不敢組,都是結成車陣,躲在木箱車陣後面應敵了。
如今這和尚面對幾十匹馬隊的衝鋒面不改色,反而一幅神仙姿態。不能不讓墨九心生忌憚。
不過此時衝鋒在前的墨九卻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容不得多加細想。自己的身後就是跟著自己衝鋒的一眾手下。若這時候自己圈馬轉向,必定和後面跟隨衝鋒的馬隊撞個人仰馬翻。
想到此,墨九咬了咬牙。右手調整了一下騎槍的姿態。上臂挾緊槍身,手腕虛擎。左手卻探在背後抽出了三眼統。
這三眼統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個槍筒。外面預先插了三個藥捻,省去了臨陣裝藥的麻煩,統裡面填上火藥、鉛丸、鐵砂等物。對敵時點燃藥捻,到時候裡面的鉛丸、鐵砂一起噴將而出,近戰時最是厲害無比。
而墨九的三眼統又和別人的不同。他的統比別人粗大很多,裝的藥量將近別人的一倍。他平時又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