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著急。
深海中,浪濤炸裂聲不絕於耳,只見辰林周身不斷有層層疊疊的水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一爆開,瀰漫出朦朧水霧,辰林到底是半步天人體魄,咬牙逃遁,速度沒有放緩分毫,但在不死不休的攻勢之下,七竅都開始流出鮮血。
每一團水流都無異於驚雷炸開。
天人體魄,悄然出現裂痕。
辰林怒吼一聲,身後八道洞天之中,轟然衝出了滔天劍氣,道道碗口粗大,鋒芒銳利,這些劍氣更是作勢交織成網,組成劍陣。
這一幕與那個人類劍修的劍招何等相似,只不過又有不同,劍修雖然以儲物器儲存劍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但其實本質上的劍氣供應源於干將莫邪這兩柄名劍,辰林不知什麼時候奇思妙想用洞天儲存劍氣,十之八九是偷師於那個劍修,卻也符合辰林用劍痴迷的劍心,模仿得活靈活現,但畢竟沒有干將莫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劍氣不能無盡滋生。
鋒銳無匹的劍氣足足五百道,但沒有一味追求殺力,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防禦為主,一旦深海之王運轉控水之術,劍氣便會掠出,儘量打擾深海之王,使得辰林能夠更加輕鬆逃亡。
但是不到片刻時間,洞天之中的劍氣就近乎見底,深海之王的攻勢倒是愈加凌厲,只是輕描淡寫地一揮袖,就有數條水龍齊頭並進,哪怕是辰林引以為傲的劍氣也只能暫作抵擋,仍舊處於被動的局面。
其實辰林只要敢於迎戰,就不會如此狼狽,但他的心思全部放在逃跑上,反而是顯得深海之王愈加勢如破竹。
事實上,辰林已經徹底淪為亡命之徒,但卻沒有半分玉石俱焚的想法,只希望能夠逃出生天。他想要撤出這座戰場,少說也需要數月時間,若是戀戰與深海之王纏鬥,結局可想而知,所以辰林只能像個箭靶子一樣竭力遁逃,逃跑手段笨拙且樸素,但可行性最大。
辰林回頭看了一眼三叉戟,皺了皺眉頭。神凰率領飛禽一族直搗黃龍,奇襲珊瑚海大後方腹地陣營,辰林幸災樂禍,目的就是想讓深海之王惱羞成怒之下,使用海神之力擊斃神凰,最終得償所願,騙出了她身上最大的底牌。
只是沒有想到海神之力並未被使用殆盡,仍有留存,以辰林的心性,寧肯厚著臉皮迎難而上,也不願半途而廢。麒麟心甘情願為其分擔壓力,解決後顧之憂,其實也被算計了一道,麒麟在水陸雙棲之王的授意下,斬殺了大量血魔鉗以及海獸大軍,目的就是為了再次激怒深海之王,將海神之力用個精光。
辰林機關算盡,但深海之王並未掉入陷阱,他情不自禁有些頭皮發麻,三叉戟內的恐怖能量就算不足以殺死他,也能將他重創,但其實意義不大,還不如留在手中或者傳給下一任深海之王,起碼能夠保證深海之王的統治地位,同時還能繼續狐假虎威下去,何樂而不為?
開弓沒有回頭箭,辰林自認算計滴水不漏,但最終或許仍是有他無法掌握的變數,這一步本就是兵行險招,接下來事態會如何發展,只能看天命了。
天不助他。
以辰林為圓心,數十里之外,有一座堤壩。
插入地幔之中,並沒有沉沒於深海,仍是冒出海面近百米高度,波瀾壯闊。
猶如創世神留下的建築。
如同一座封閉龍門,隔絕了一方大海!
這座堤壩歷史悠久,據說珊瑚海還是一片茫茫荒漠的時候,堤壩就已經存在,時至今日滄海桑田,這座堤壩沒有湮滅於歲月流逝下,依舊屹立在珊瑚海中央地帶,百萬年如一日。不同於逐漸支離破碎的海神三叉戟,風吹日曬之下,哪怕一絲一毫的裂痕,都不曾出現在堤壩表面,只是有大片青苔海草附在其上,綠意盎然,以至於遠遠望去,這座堤壩就像是一座縱向懸起的柔嫩草地,碧色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