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 (第2/3頁)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官,甚至也不想帶兵打仗,只想做個高朋滿座,四海皆友的大俠,他平時最喜歡結交朋友,整天在外面,很少回家。
李靖常年在外任職,也管不了這兒子,張夫人卻又似乎有意縱容二兒子的不求上進,司棋她哥打小跟著這二郎,也是學了身好武藝,在外面整天吃吃喝喝交朋訪友,過的挺逍遙自在,甚至也江湖上小有名氣。
司棋大哥二哥也都是李家給他們賞賜了婢女為妻,都生兒育女,反正奴隸配奴隸,生下來娃又成了家生奴婢,陳家一家子在李家的奴婢裡算是地位較高,過的較好的。
“難怪沒見到李二郎。”
“大郎李德譽雖是六品千牛備身還帶五品勳,不過其實文不成武不就的,論本事遠不及二郎的,只是跟二郎無心仕途相比,大郎倒是很熱衷仕途的,平時最喜結交名門貴族子弟,二郎則倒相反,不論勳貴子弟,還是富家豪俠少年,又或邊塞遊俠、市井無賴、街坊惡少、江湖好漢,都喜結交。”
武懷玉聽著心想,怪不得李靖之後,好像就沒在歷史上聽說過李靖傢什麼有名的後人,原來兩兒子這般,都不是子承父業之人啊。
李二郎如何他還沒接觸過,但今天見到李大郎,確實不是個什麼有能力的。
相比起來,李三娘好像倒是個挺了得的姑娘,李靖的兄弟侄兒們,好像也都挺厲害,比如現在被困在會寧關的李脩行父子,又如即將要上前線增援的李客師、李正明兄弟倆,還有他們的兒子,都挺爺們。
偏偏李靖兩兒子,聽司棋說的雖委婉,但老大明顯只是個沒啥本事的紈絝子弟,喜歡結交權勢,喜好名利,偏又沒啥本事,以唐初的激烈政治鬥爭局勢,這早晚容易出事,甚至還可能要牽連李家的。
李二郎倒是個性子灑脫的人,但身為李靖次子,有一身好騎射本事,偏偏又不願走李家這將門路線,偏要當好漢大俠,說白了這也是個不負責任的傢伙,靠著父蔭,靠著家族名聲,甚至靠著家財,當然能瀟灑,縣公子弟,又是隴西李氏名門,但是他只享受李家給他的一切,卻不能為家族以及後人創造價值,李靖就這兩兒子,老大無能,老二不負責,豈能不沒落。
他隱約記得歷史上李靖家的家廟,後來到了唐玄宗時期,都淪為了楊國忠的馬廄了。
司棋懂的很多,大宅門裡的高階婢女,那也妥妥的能頂的上後世大集團裡的高階白領了,不僅府裡的事她知曉的多,而且對外面的門閥之間的姻親關係,甚至是各家跟宮裡的關係,又或朝堂上的權力鬥爭等都很懂。
懷玉相信,這些肯定是她聽李三娘跟張出塵她們聊到的,但也確實得聰明且有理解力。
說實在的,司棋這樣的姑娘,若是在大宅門裡做妾,或是做個女管家,管理內宅絕對是綽綽有餘的,跟著他回龍橋堡住窯洞,真是委屈浪費了。
張出塵給了司棋一份不薄的嫁妝,比一般小地主家嫁女兒置辦的還豐厚,不愧是縣公府,也不愧是隴西李氏,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她服侍李三娘服侍的好。
“夫人給的這嫁妝,回頭妾便全交給二郎打理,你說咱們先拿錢請人蓋個院子怎麼樣?”
“這些是你的嫁妝,你好好留著,我不能用你的嫁妝,建房子確實是當務之急,不過錢你放心,之前程大郎買我藥,給我十枚金錢,能換二十貫,夫人昨又給我三百匹絹,值一百零八貫,這加起來就一百二十八貫了,在三原龍橋蓋個院綽綽有餘,就是現在長安南城買個院都夠了。”
長安城東貴西富,懷玉在東城西城買不起,但在南城卻是可以置業了。
“咱還是在三原蓋院子,好好經營田地,養牛養羊,種桑養蠶,你在衙門兼差捉錢,我在家裡打理家務,紡絲織布,等過幾年,再為你尋個官宦家小娘子迎娶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