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關抗日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透徹精闢地分析東北抗日鬥爭形勢。聽了他的一席話,心裡頓時感到十分亮堂。&rdo;
12月10日,吳平在寧安縣委擴大會議上,作了《關於&ldo;左&rdo;傾關門主義錯誤及目前工作任務》的報告。
吳平到吉東的使命,主要是糾正各地黨組織&ldo;左&rdo;的錯誤,貫徹執行反日統一戰線,建立吉東特委,收拾吉東局被破壞後的殘局。
從密山、穆稜到寧安,這個文質彬彬的&ldo;南蠻子&rdo;,大刀闊斧,快刀斬亂麻。
前面 第18章 中寫到的&ldo;吉東特委向五軍堅決的提議&rdo;,要5軍跳出寧安老區,到新區去發展,開闢根據地,也是吳平的意見。
對於糾正吉東黨的&ldo;左傾&rdo;關門主義,吳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在吉東的作為和貢獻,是全方位的。
吳平到吉東,魏拯民去東滿,固然有共產國際的背景、指示,他們個人的魅力卻是絕不可低估的。
吳平,原名吳兆鎰,1907年生於湖北省大悟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先後就讀於武昌高師附小、武漢中學。1926年加入共青團,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3年調到共產國際東方部,受中共代表團委託負責滿洲省委工作,曾任吉東特委書記。1938年2月回到延安,改名楊松,作為中宣部第一副部長,還在中央馬列學院講授政治經濟學、古典哲學、中國歷史和聯共黨史。1941年3月擔任《解放日報》總編輯,1942年11月13日因肺病去世,年僅三十五歲。
毛澤東說:&ldo;楊松同志辦事認真,有責任心,我們應該記住他,學習他。&rdo;
好馬救主
離休前為宣化炮兵學院技術教研室主任的曹曙焰老人,1919年生於奉天省鳳城縣曹家堡子,不到160米的個頭,挺敦實,快人快語。筆者採訪20多次,進屋坐下,老人第一句話就是:&ldo;昨天講到哪兒了?&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