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什麼東北管土匪叫&ldo;鬍子&rdo;呢?有關專家和民間老人說法不一。一說是打家劫舍前要化裝,把自己搞得青面獠牙,頭髮、鬍子染成紅色。後來有了火藥槍,為了防火藥、鐵砂倒出來,槍口要塞以紅纓,作戰時將其拔出來順便叼在嘴上。所以,最初的鬍子,據說是被稱做&ldo;紅鬍子&rdo;的。一說是最初的鬍子都留長髮長鬍子,既能鎮駭對方,又可掩蓋真面目。雖然有幾代為匪的鬍子專業戶,畢竟多數人遲早還要回家過日子、做好人的。那時沒有透明絲襪什麼的套在頭上,滿臉鬍子一刮回家了,就是最便捷的整容術了。一說是滿清入關後,漢族移民漸多,並帶來比較發達的農業、商業,富有階級就受到搶劫。歷史上,漢人稱北方少數民族為&ldo;胡人&rdo;,這些搶劫者就成了&ldo;鬍子&rdo;。還有一種說法,一是顧名思義胡來,胡作非為,二是用&ldo;鬍子&rdo;形容其多。一位在海內外頗有影響的民俗學者,乾脆用了這樣四個字:&ldo;遍地都是&rdo;。
&ldo;九一八&rdo;事變後就&ldo;遍地都是&rdo;,用老百姓的話講叫&ldo;遍地起鬍子&rdo;。
有資料稱,事變前遼寧全境鬍子為1800餘人,事變後一些地區一個縣就不止這個數。像興京縣,多則幾百人,少則十幾個,光有字號的鬍子隊就30多個。
把義勇軍一竿子打入鬍子之列,顯然是錯誤的,而且屬原則性錯誤。&ldo;九一八&rdo;事變前,稱&ldo;山林隊&rdo;也好,叫&ldo;鬍子&rdo;也罷,就是鬍子。當然也有區別,有的只綁大戶,有的連窮人也一樣禍害。事變後就不同了,各種抗日武裝統稱義勇軍,包括鬍子。有的真抗日,有的一邊抗日,一邊發財,有的是打著抗日的旗號打家劫舍。&ldo;海倫經過長時間的義勇軍蹂躪&rdo;,&ldo;他們對於反日軍之土匪行為,將有深深的增(憎)惡&rdo;。這類文字在當時各地黨組織給省委的報告中,不時可見。1933年5月,湯原中心縣委在給省委的一份半年來的工作報告中說:&ldo;有一次,離鶴崗郊外三里地,一個人空手就繳了四個日軍的械和打死了三個日軍&rdo;。這雖然是個極端的例子,卻也讓人想見城外是誰的天下。
關東這片黑土地,雖然鬍子不斷,到了還是難免兩條道,或者被剿殺,或者被招安、收編,吃官飯。這招安、收編,一怕繳械,二怕編散。繳械,沒了槍桿子,就像老虎沒了牙,編散了,弟兄們抱不成團了,那早晚還是一碼事。當年王德林嘯聚山林,地方官員誰也不敢打他,張作相就是以原班人馬一個不動、一槍不繳為條件,將其收編為13旅63團3營的。如今小鬼子也來這一套,嘴上說得好,誰知安的什麼心?
湯原地區幾十支義勇軍、山林隊中,較大的是&ldo;屠旅&rdo;和5團,原來都是馬占山的東北軍,有的投降了,有的成了山林隊,有的拿不定主意。當鬍子不容易,投降不甘心,還怕被繳械。有的就跟日本人談條件,談成沒談成,投降不投降,暫時原地駐防維持治安,彼此都沒底,麻稈打狼‐‐兩頭害怕。5團投降時,日軍到駐地舉行儀式,點名,一個營長突然拔槍射擊,一些弟兄也紛紛出手,打死4個日本軍官,其中少佐、大尉各一,另有10餘士兵。鬼子也有防備,機關槍掃起來,打死30多人。5團降的降,散的散,有個連長帶幾十人上山,報號&ldo;忠厚&rdo;成了山林隊。
鬍子都有字號,字號五花八門,都有講究,大體可分五類。一是炫耀武功、實力,如&ldo;雙槍&rdo;、&ldo;打得好&rdo;、&ldo;打一面&rdo;;&ldo;三省&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