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2/2頁)
一傘清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具抹了油印上的,粿的形狀大多都是圓形的,攤在芭蕉葉上直接上鍋蒸就行了。
季嬋打算在過年的時候做一次印粿,現在可以先刻模具,這個就不勞煩木匠和楊老爺子了,她自己就能會做。刻刀劃過木頭造出許多細碎的木屑,季嬋鼓起腮幫子一吹,紛紛揚揚落了一地,楊老爺子和李承乾在外面坐著,季嬋把模具和刻刀一放,進了廚房用布袋子裝了一小袋的番茄籽出來。
布袋是普通的棉麻束口袋,上面花樣都沒有,拿給李承乾的時候對方還開啟倒在手心翻看了一會兒,可惜什麼出奇的地方也沒有,反倒有點像黑芝麻,小小的一粒。
李承乾還記得他第一次來楊家的時候,這裡還是黃土壘的土房子,沒想到才沒過多久楊家就建起了青磚瓦房,還有這屋裡也是熱乎乎暖融融的,明明燒的是炭火木柴,卻半點菸味都沒有,他看著壁爐的構造,仔細地記在腦海里,又細細問了楊老爺子幾句,打算等回了東宮,也可以仿造一個。
楊蘭學習的進度很快,季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教她的了,大部分的知識因為和這個朝代明顯的違和不能教,詩詞也不能亂教,季嬋明白,她自己也需要去讀唐代的書籍了,誰讓千年之後屬於這個朝代的東西不是在流失,就是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她根本沒有她想像中的那麼瞭解唐朝,所以才捉襟見肘,畢竟她自己都是個半文盲,還怎麼教學生。
但是書籍是很貴重的,一般人家沒有,也買不起,這是為什麼?第一個是因為書的原材料紙本身就不便宜,還有一個是印刷技術的限制。這個時候的唐朝還是使用的雕版印刷,常常為了印一本書就要刻一本書,費時又費力,成本上去了,賣價自然不會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