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第1/2頁)
美]勞倫斯·布洛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幾個星期就好了,他想。
他在空蕩蕩的月臺上等地鐵,盤算著下一步該做什麼‐‐不必急,按部就班地來就行了,還有時間。血手木匠的最後行動、最後的勝利中,也會有他的自我犧牲。這會是他的空前成就,偉大得難以想像,他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卻不知道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這不是一般人看得穿的,是吧?他隨意找張長排椅坐下,兩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蓋上,等他的地鐵,也等答案在他面前出現!
第23章
這還是第一次,血手木匠在他的作品上簽名。《郵報》認為這是對他們刊登過的頭條新聞作出的回應。《郵報》曾經刊登過一幅漫畫,一根釘子釘住血手木匠的腦門,如今,他用一模一樣的方式虐待屍體,橫眉冷對外界指責。雖然宣稱血手木匠的作為與自己有關,《郵報》推卸起責任來也一樣神速,根據驗屍報告,警方強調,這個女性已經死了好幾天了,泡在冰水裡防腐,最後,才是血手木匠的當頭一釘。
《新聞報》認為這是血手木匠對治安當局的公然叫陣。血手木匠奚落警方拿他沒轍。邀請他們來逮捕他。毫無疑問,他也譴責警方無力防止九一一的發生,害得他的家庭毀於一旦,他現在要報復。
《時報》訪問了法醫心理分析學者。專家說,血手木匠以往躲在暗處,匿名作案,現在跳出來,想要揚名立萬,怕外界忽略他的存在。血手木匠的犯案歷程,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他想要被抓到,於是罪行更加張狂,毫不避諱,甘冒被警方抓到的風險,因此,血手木匠可能正在計劃一起重大案件,規模會超過前面幾起。
法蘭&iddot;巴克倫是從電視新聞上知道波爾倫丘這起命案的。他出門買了這三份報紙回家,仔細研讀,然後轉到紐約第一頻道,看看有沒有最新發展。接下來幾天,警方偵辦都陷入膠著。雖然沒有什麼真正的&ldo;新&rdo;聞,但是,波爾倫丘命案佔的篇幅卻始終居高不下。
不同領域的專家奉獻所學,搬出壓箱理論,觀察、解釋血手木匠的心態;記者在這個大都會裡四處找人街訪,得來千篇一律的答案。艾芙莉&iddot;克里斯平的老友、法律事務所的同事,還有波爾倫丘的鄰居,無一倖免,全部被記者找上,發表一下對死者的觀感以及哀嘆她的慘死。
為什麼血手木匠會挑上她?她的生命裡究竟有些什麼,使得血手木匠非殺她滅口不可?為什麼,這個女士在公寓裡的死亡時間長達一個星期,血手木匠卻選擇與屍體同處?(《時報》報導說,從這種現象可以推論出,克里斯平女士跟哈賓傑先生可能有性接觸,或者生前,或者死後,不過稍後的驗屍報告卻推翻了這種說法。第二天,報紙刊出更正啟事強調,在先前的報導中,他們曾經將&ldo;暗示&rdo;一詞誤印為&ldo;推斷&rdo;。)
巴克倫每天都花很多時間閱讀報上的資訊,認為記者的報導其實都沒有搔到癢處。他非常清楚血手木匠是怎麼挑上這個犧牲者的。他在附近晃來晃去,留神觀察身邊事物,看來,這傢伙的觀察力相當不錯,肯花苦心。他的目標是單身房客,住的地方不必經過大廳,就可以進出。他挑上克里斯平女士純粹是因為方便,殺人跟他的計劃(管它是什麼計劃)無關,目的是取得她的公寓。
好躲在裡面。
用不著聯邦調查局的精英探員,也用不著帶著維也納口音的弗洛伊德派大師出面調查或詮釋,也用不著特意去用瘋子的思路推測,因為道理就這麼簡單,有點常識就行。這個狗娘養的急瘋了,紐約警察全體出動,幾乎把城市都翻過來找他。他們查到他的銀行帳戶,隨即凍結,發現他租的倉庫,也立刻封鎖清理。血手木匠沒有錢、沒有日用品,更沒有地方讓他坐下來,冷靜地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