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口雅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徒,尺度卻寬多了,因此會有那種反應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有這麼一段故事,致使在清教徒佔壓倒性多數的新英格蘭地區,大理石鎮和墓碑村一帶卻例外成了羅馬天主教信徒比較多的區域。
? 2 ?
既然講到宗教了,就讓我們再把話題轉回墓碑村吧。
和大理石鎮的蓬勃發展相比,可說是完全被人們遺忘的墓碑村,在第二次大戰後又重新躍上了地方歷史的舞臺‐‐而且,還是用跟它那陰森地名滿相符的方式。
一九四五年,有一名英國人混在戰罷歸來計程車兵中,來到了墓碑村。這個人名叫史邁利&iddot;巴利科恩,是葬儀社的老闆。
史邁利在倫敦繼承了祖父湯瑪士&iddot;巴利科恩一手創辦的葬儀社,然而,他這個葬儀社老闆不光對死人,連對活著的漂亮的女人也非常感興趣,一向花名在外。年紀輕輕的他會來到這鳥不生蛋的地方,也是那壞習慣害的。他沾上了人家退休上校的老婆,在倫敦混不下去,只好收掉葬儀社,渡海來到美國。
只是,這風流成性的葬儀社老闆一上船就後悔了。為什麼呢?因為他親手關掉的葬儀社在倫敦可是數一數二的老店。為了讓讀者瞭解橫渡大西洋的史邁利有多後悔,我們必須先從他的祖父湯瑪土&iddot;巴利科恩的偉大功績說起。
湯瑪士在世的時候正值維多利亞王朝。當時身為一介窮記者的湯瑪士在因緣際會之下,加入了剛成立的倫敦公墓公司(london necropolis pany)。這家公司做的是墓地開發的生意,算是當今靈骨塔業者的先驅。湯瑪士的轉職正好挑對了時機,當時惡劣的環境、傳染病以及貧困的生活,導致死亡率達到顛峰,搭上當時倫敦墓地擴大政策的順風車,他經手的墓地也大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