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軍政府都督。17日各國承認軍政府為交戰團體。由於革命黨人,起義士兵的英勇奮戰,廣大人民群眾支援,湖北的革命形勢一派大好。高山、天門、黃州、宜昌先後光復。19日又攻克劉家廟,清軍退至灄口。
滿清政府在前線的軍事則毫無進展,原來23日馮國璋到彰德見袁時,袁告訴他:“亂黨頗有知識,與尋常的土匪為亂,形勢大有不同。且佔據武漢,是負隅之勢已成,又兼工廠未停,武器日出不窮,勢力如此之大,誠有不可輕視者。而在我軍餉械未到,人員未齊,出師太急,萬一偶有失利之處,則關係大局實非淺也。籌備周到,計出萬全,斷難督師進攻。”即受意馮國璋消極怠命,擁兵觀望,壓迫清廷在他出山問題再作讓步。
面對這種形勢,皇族親貴一籌莫展。載灃考慮,與其革命黨人得勢,宗廟覆亡,不如答應袁的要求;或苟延殘喘,被迫再向袁屈服。按照袁的意見,任命馮國璋統領前線第一軍,段祺瑞統領第二軍,均隸屬於袁;調動直、奉兩省武器裝備及兵員。27日,召還蔭昌,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所有赴援之海陸軍,長江水師和此次派出各軍,均歸其節制調遣。應會同鄰省督撫者,隨時會同籌辦。
九、東山再起迫宮奪權
九、東山再起迫宮奪權
清政府在27日授袁為內閣總理這一天,袁即密令北洋軍進攻漢口。為給袁出山捧場壯威,北洋軍向劉家廟車站猛攻並且佔領。次日民軍反攻失利。於是在11月2日又放棄漢口,退守武昌、漢陽。
清軍攻佔漢口後,在11月20日又圖謀進攻漢陽,以兩鎮的兵力,配備野炮,主力由位於漢水上游六十里的新溝渡過漢水,進攻漢陽。11月23日,革命軍的十里鋪防線被清軍突破,漢陽兵工廠被佔領,是夜黃興下令放棄漢陽,向武昌撤退。
袁世凱要想做曾國藩或李鴻章,自知是不可以了,清政府大勢已去,局勢擺得清清楚楚,產生曾國藩或李鴻章的客觀條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不肯無條件地接受共和制。在唐紹儀辭職後,他電請伍廷芳北上與他直接進行談判。伍廷芳不肯讓革命軍處於屈從的地位,堅決請他南下進行談判。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岐意見不能解決,因此南北和議在外表上陷於停頓,但又轉入了雙方秘密交涉的緊張時期。由於楊度與汪精衛的幕後活動,革命軍方面妥協分子的主張佔到上風,使孫讓位於袁,袁負責推翻清政府為交換條件。
在此時期,袁曾指使北洋的附屬軍——辮子軍張勳反攻南京以試探革命軍的力量。但是辮子軍不中用,第一仗就被江浙聯軍和姚雨平的粵軍在固鎮把他打敗了,第二仗又被姚軍和陳乾的淮軍在南宿州予以痛擊,他就放棄徐州逃到山東境內去了。
就當時的全域性而論,如果南方革命軍繼續進行戰鬥,北方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很大,虛張聲勢的袁世凱是可以被打倒的。但是妥協派佔了上風,對北洋軍的實力估計過高,對自己的有利條件估計過低,對人民的向背是決定一切的因素毫無認識,因此袁的政治投機事業得到成功。
1月14日,雙方商定,自15日至29日各戰場繼續停戰15天,這是第六次停戰談判;同時也是最後的一次停戰議和。同日,唐紹儀告伍廷芳,探詢如清帝退位後舉袁世凱為總統有何把握。伍即電孫中山。孫中山次日覆電伍:“如清帝實行退位,宣佈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革命黨人黃興也答覆袁的黨羽,“如約”孫中山仍然表示願意辭職,以袁為代。得到了明確保證,證實了孫中山不會欺騙,袁世凱的決心最終定下來了。自此之後,南北議和問題一變而為清帝退位問題,於是,袁世凱開始加緊了逼宮活動。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與內閣大臣聯銜上折密奏清廷說:“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