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大產業 (第2/2頁)
悠悠一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描述了一下,喝了口茶,說道:“三大產業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舉個例子來說,我要建立了一個鍊鐵廠,需要幾千人挖礦鍊鐵,首先必須從土地上將這幾千人解放出來,高產糧食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幾千人來到礦場,吃飯穿衣總要解決,就會有商家為我提供餐食、衣服。我挖礦鍊鐵製造了更好的農具,農民種地就快更多,他們就能提供更多種的蔬菜和其他農產品。工人掙了錢就會改善自己的生活,穿更好的衣服,商家為了提供更多的衣服,機會製造更多紡機,那就需要更多鐵。你看三者之間是不是聯絡密切相互制約。”
“細細想來,這三者之間竟然如此神奇,令師之學果然淵博,令人忍俊不禁啊。”聽著秦睿將經濟之道講得如此簡單明瞭,兩人不由得讚歎。
“家師將這種方法稱之為投資拉動需求,在經濟發展初期,這種模式極為重要。官府如果想要富民,大規模基建是一種常規手段。”秦睿邊說著,邊為自己的茶杯續了點水。
“何為大規模基建?”範少卿聽到這個詞之後,來了的興趣。
“修路、造橋、水利建設、建設新城……”秦睿按照後世的思路開口說道。
“這不是徭役嗎?”範少卿打斷了秦睿的話,詫異的說道。
“這就是觀念的差距啊,岳父大人。”秦睿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分析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為何緩慢,裡面有個觀點就是除卻鉅額外債、自然災害、十年浩劫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農村推行“工分”,用這個工分死死的將農民按在了土地上,同時工分沒法流動,產生不了經濟效益。建國初期的工分制度和封建王朝的徭役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界上最貴的就是免費。”秦睿苦笑著阻止了範少卿準備繼續說話的想法,喝了一口茶之後,才慢慢的說道,“徭役看似官府賺了,實則是虧的連內褲都沒有了。岳父大人,我們假設一下,假如官府付錢給服徭役的人,接下去會發生什麼呢?”
“國庫無法支付如此龐大的支出,很快將入不敷出,必將增稅於百姓,到時候百姓生活困頓。”範少卿思考了一會之後,說道。
“是嗎?再仔細想想,岳父大人!”秦睿手扶額頭,一臉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