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前後皆然。

而季候風給中國農業的影響,也是強迫造成全國統一,逼成中央集權的重要原因。中國夏季的季候風由菲律賓海的方向吹來。這氣流中帶有水分,但是並不能保障下雨,而需要由西至東,及至東北的旋風將這氣流升高,以致溫度降低,其水分才凝積為雨。這也就是全國農民的耕作物,全靠這兩種氣流適時碰頭。假使它們彼此錯過,則成旱災;要是它們在一個地區經常碰頭,則此地必有水災,而有時水旱並至。只有龐大的帝國,才能對付這種問題,這情形也始於公元前。假使我們開啟《左傳》一看,內中有許多因災荒而發生戰事的情節。《漢書·食貨志》所說:“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姚善友從《圖書整合》及其他資料計算,中國歷史裡2 117年,曾有水災1 621次,旱災1 392次,其程度之高,值得朝廷注意Shan…yu Yao,“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th in Chinese History;”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6(1941…42);;“Flood and Drouth Data in Tu…Shu…chi…chr’e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8(1944…45);。這種情形與《孟子》裡面經常提出的“老弱轉乎溝壑”及“若大旱之望雲霓”有關。而孟子的低水準平等思想,為明代人士所講習,也不可能與這種情節分離。

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侵逼,也使中國不能施行地方分權,造成彼此不相顧盼的趨勢。傳統中國的國防線為“萬里長城”。實際上因時代的不同,築城的地點前後移動,但是總與十五英寸的平均雨度線相去不遠。這也就是說在長城以北以西的地方,每年的積雨量低於十五英寸,無法耕種農作物,是遊牧民族馳騁的地區,他們遇有災荒或者趁到中國分裂之際可能大規模來犯。中國即取攻勢也不能解決這地理上的問題,只能加強向地方政府的控制,以均一雷同的姿態取防勢。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給我們的新認識(2)

這些地理上的因素,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尤其在近代史上講,甚為不利。中國人經常說:“如欲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其所謂安與攘都是大規模的工作,數量重於質量。其用心設計之餘,只能維持政治上超時代的統一和雷同,不能在技術及經濟上講求功效。因為後者的增進,總是參差不齊的。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用倫理的社會力量保持各地均衡,防止各地方政府產生特色的趨向,也可以從它的科舉制度看出來。科舉制度肇基於隋而確定於唐。初時遇有明經明法等科,到宋時還用策取士,也仍有經義詞賦。到明季中葉之後則只有八股文。鄧嗣禹說:科目日趨簡單,方法日形複雜鄧嗣禹,《中國考試製度史》(臺北,1967),頁73。,也表現整個文官組織逐漸單元化,它不能掌握社會多元的情形,更不會鼓勵這樣的發展。

然則“打破砂鍋璺到底”,則我們不能不相信天候地理的力量可怕。而今日去明代覆亡又已三百四十一年,這種力量雖然沒有以前的厲害,也還沒有隨朱明王朝而全部消滅。

第二,在中國傳統歷史上講,明朝的收斂性和唐宋帝國的擴張性相反。

錢穆作《國史大綱》時,稱唐朝“政權無限制解放;同時政府組織亦無限制擴大”錢穆,《國史大綱》(臺北,1966第十版),上冊,頁312。。其實這趨勢也相次繼續於宋代。

唐朝繼承楊隋、北齊、北周,及北魏拓跋氏之後,在中國歷史上自成一系統。其立國精神,受《周禮》的影響甚大。如魏之“三長”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