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一尾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嬸有些不好意思,“江老爺以前不是教過那鄭秀才讀書嗎?逢年過節的時候,鄭家總會送些點心、臘肉什麼的去您家裡,江老爺推卻不過也就收了。後來江老爺吩咐我家老頭子送些瓜果蔬菜活雞活鴨什麼的給那鄭家。有時候東西多,老頭子就帶著我一起過去,一來二去的就和鄭家人熟悉了。”
晏書好奇心起:“嬸子,那你知道那鄭家人來幹什麼?”
李嬸看看四周,神神秘秘的湊到晏書跟前道:“姑娘,那鄭家人沒有來莊子上,只是向附近的人打聽來著。問咱家莊子有多少地?一年出息多少糧食?那雞鴨鵝有幾隻?豬牛有幾頭?”
晏書沒明白這鄭家的悄摸摸的來打探這些作甚?
李嬸見晏書有些呆愣的模樣,心裡有些著急,別看這讀書人識文斷字的,可是怎麼都有些傻里傻氣的。
李嬸一拍巴掌,急道:“我的好姑娘,這還不清楚?那鄭家的是在摸咱江家的家底呢?”
李嬸覺得自己的嗓門有些大,趕緊壓低了聲音:“姑娘,咱家和鄭家是不是定了親,但那聘禮和陪嫁是不是還沒商定好?他們來打探就是想看咱江家到底能陪多少嫁妝?說來,姑娘您今日不過來,我也準備和老頭子明日去縣裡將這事告訴江太太的。”
晏書心想,原來如此。“嬸子,讓您費心了,您今天說的這事千萬別告訴別人,我自有計較。”
李嬸子道:“姑娘您放心,咱們李家自上一代起就在江家討飯吃,自是忠心耿耿。那鄭家就在隔壁鎮上住著,離咱莊子也不遠,現在地裡也清閒,姑娘若是有什麼吩咐就說,包管辦的妥妥當當的。”
晏書覺得鄭家這行為不夠敞亮,必有蹊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家來人打探,我也可以讓人去打探他們家。
拿定主意後,晏書從荷包裡拿出一角碎銀,塞到李嬸手中,“李嬸,那就勞動您看看讓誰去鄭家附近打探一下,看為何他家如此急切的想知道我家的情況?這些銀子先做花用。”
李嬸趕緊道:“不過是跑個腿的事情,哪裡還要姑娘您給銀子。”
晏書笑笑:“出門辦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就算打探訊息最起碼也要請人喝個茶,吃個餅不是~這錢該花。”
李嬸道:“那就多謝姑娘了。到時候我就讓我家三小子去,他機靈些。”
晏書道:“那就勞煩嬸子了。”
片刻後,書傑和李叔從里長那裡回來了。
書傑見到姐姐:“里長伯伯人怪和善的,本來要留我吃飯呢,可我還在孝期,就婉拒了。”
晏書讚道:“書傑你做的對,我想里長也是能夠理解的。”
晏書請李叔、李嬸坐下,向他們請教了不少關於農事上的事情,李叔也恭敬的一一回答。書傑坐在一旁認真的聽著。
李叔又將莊子上的賬冊拿了出來:“這是莊子上的賬冊,請姑娘帶回去拿給太太。另外,今年收的糧食還放在穀倉裡,原本老爺是想在明年開春的時候賣個好價錢的,只是現在這情況,到底怎麼處置還要請太太示下。”
晏書點點頭道:“李叔說的是,等我回去,我就和母親說,看怎麼辦,等有了結果在告知一二。”
因還在孝期,晏書姐弟在莊子上就著鹹菜吃了碗素面。臨走前,晏書道:“下個月我再領著書傑過來,這段時間還要勞煩李叔您了。”
李叔此時流露出一絲愧意來:“哎,是我沒有照顧好老爺~”
晏書紅了眼圈,看著李叔瘦削佈滿皺紋的臉龐,輕輕的說道:“這怎麼能怪你呢?或許這就是命吧~”說完乘著驢車走了。
又是一路顛簸,晏書姐弟回到縣裡。下車後,那趕車的車伕道:“姑娘,承惠一百文錢~”
晏書愣了一下,“這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