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尚書》,其中有一篇暫名為《保訓》的,裡面有周文王遺言,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中”。這同歷來儒家對“中正”的看法是一致的。說明,儒家並不是後人所說的杜饌家、改造家,而是承繼了歷史文化的。 能進行這種承繼與發展,數千年延續,是因為有這文化的根在那裡。
而這根,是不可能輕易被外來文化所浸襲和替代的。現在的日本與韓國,可以說,自個有韓國文化與日本文化,但對中華文化來說,他們只是子文化,無論如何辯解,也改變不了這一事實,原因何在?就是文化的“根”相同。
一切,試圖改變這根的想法和做法,就是對歷史文化的庸俗背叛,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樣的嘗試,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但並不是說,不能進行枝葉的創新與改變。當年,清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雖然在當時的條件下,沒有成功,但就這一想法來說,是符合不同質的文化間衝突與融合的規律的。不過,清人的實踐活動以及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實踐,說明了一點,在劇烈變革時期,特別是文化上中外衝突激劇的時期,少數人的設想與實踐是不能超過文化這個大範疇的。
五、大中至正——中國人的智慧(4…5…2)
五、大中至正——中國人的智慧(4…5…2)
對當今中國來說,文化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上一世紀,只是簡單解決了政治與經濟問題,對在保持中華文化本體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一文化問題,實際上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至今還是一項尚未成功的歷史任務。這一問題得不到良好的解決,中國走向世界的後勁將嚴重不足,最終也會制約中國走向世界。中國要走向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必須要解決這一問題。
如上所析,在當今中國,如何進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與實踐呢?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模式。這裡,我還要加上一條,就是,“中西融合,走向世界。”意思是說,中西文化為種以“中體”為基礎的融合,最終不僅要中國實現復興,而且要走向世界,讓世界因之而繁榮,就是要世界大多數國家,能從中獲益。讓他們也感覺到,有必要參照中國的文化來改造自身的文化。對一些小國小民族,還應是文化母體般的借用。
“中體”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秉持大中至正之道,以德為先,修己治人,以舉措天下。一種由內到外、由裡及表、由近及遠地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人與國家之間關係的政治文化模式。二是“有國才有家”的社會認同理念。三是“安分守紀”的社會秩序觀。這裡的“分”,就是社會中,各階層各居其所,和安其所。“紀”就是國家的禮法制度。四是,“懷遠柔邇,恩威並用”的國際外交模式。中國傳統外交,不像現在的外交,講利益,而是講“修德以服遠。”甚至,遠人來賓,其所貢遠低於所獲得的恩賜。五是“春秋大一統”。中國是要有王的,是要中央集權的,是要全國統一的。在中國歷史上,除非是實力因素而分裂,否則,都是要尋求統一的。從來沒有,在實力可及的情形下的和平相處。六、重祭祀,對人格神、自然神及祖先都有一種強烈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深刻影響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其落腳點不在神而在人,最終要當政者善治人民,要人民順從為善。
“西用”的要點是:一、以個體*為中心,延伸出來的自由、平等、*觀念與相關制度安排。尤其看重個體生命權,崇尚並鼓勵個人奮鬥,個人對國家的義務是有限,國家保障*。二、權力的分立與制衡。雖然這種分立與制衡並未超過統治與被統治的根本方面,但在協調與緩和兩者矛盾與統治者內部矛盾之間,達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空前高度。三、重商、重科技,以物質利益為首要的社會驅動力。四、宗教的廣泛性和靈活性,深入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