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攻入長安後,李淵立即尊代王為帝,史稱隋恭帝,遙尊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屈突通打算逃往洛陽,但被劉文靜追及。李淵讚賞屈突通的忠義,封蔣國公,任命為李世民行軍長史。不久,隨隋煬帝巡幸江都的許國公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立秦王楊浩為帝。洛陽的王世充也尊越王為帝,一時楊氏三帝並立,不知隋文帝在天之靈是該哭還是該笑。
當然,這只是過渡情況。很快,李淵、王世充、宇文化及各自履行篡位手續,隋朝正式滅亡,天下進入新的混戰階段。李淵篡位後國號大唐,改元武德,李淵即為唐高祖,冊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為秦王,任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
武德元年(618)唐朝建立了,但千萬不要誤會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大唐盛世就此開始,還差得遠。現在的中國正處於一個比三國更嚴重的亂世,但這一次亂世比三國收拾得快得多,李世民只用了幾年。
唐朝統一全國,共進行了六場重大戰役,其中四場都由李世民指揮,無愧為隋唐之季的蓋世戰神。在這些戰役中,李世民多次展示出他超凡的軍事才華和神武雄略,很多戰略戰術都成為載入史冊的經典教案。其中,最具決定性意義並在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是洛陽圍城打援戰役。
隋亡後,各路叛匪正式升級為群雄,打得不亦樂乎,其中壓力最大的當屬洛陽的鄭國皇帝王世充。大鄭皇帝不但要常年和實力強大的瓦崗軍糾纏,還要應付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弒隋煬帝後北上稱帝,他本人雖是廢物一個,但手下帶的畢竟是隋朝正規軍精銳,王世充消化這股衝量也消耗了不少體力。北方的夏國王竇建德在突厥的支援下也日益強大,但王世充不愧是亂世英豪,硬生生地把這些壓力都給扛住了。相比之下李淵就輕鬆多了,關中是當初秦國故地,易守難攻,從此地出發統一全國自有其必然優勢。到後期形勢逐漸明朗,天下必將歸於李唐或王鄭其中一家,兩者的碰撞很大程度上就能決定誰能終結隋末亂世。
雙方對這場戰役都進行了充分準備,除了戰場廝殺,更重要的是外交戰略,這方面王世充似乎還更成功一點,因為他爭取到了一個強大的外援‐‐竇建德。竇建德當時佔據河北一帶,得到突厥支援,軍力強大,他判斷唐強於鄭,自己與王世充是唇亡齒寒,所以必須聯合王世充共同抗擊李唐。
武德三年(620)七月,李唐遣秦王李世民為帥,東徵洛陽。王世充先是硬扛,有一次李世民親率五百輕騎掠陣,王世充驍將單雄信認為是好機會,率軍突襲。本來眾寡懸殊,唐軍皆面有懼色,眼看就要潰敗。獨李世民毫無懼色,&ldo;左右射之&rdo;,鄭軍無人敢近,最終全身而退。後兩軍對壘,單雄信可能又嗅到什麼機會,直奔李世民,卻不防被李世民身旁的猛將尉遲敬德衝出刺死。李世民趁機揮軍掩殺,鄭軍大敗。之後,唐軍殺敗出城的鄭軍。王世充認識到野戰硬拼李世民是不明智的,打定主意堅守洛陽,並派人向竇建德求援。
洛陽是一座著名的堅城,硬攻非常困難。不過歷史上很多堅城不是被攻克的,而是被切斷補給困死的。但洛陽城內儲備豐富,足以支援數年,而且有竇建德這個強援,只要堅守一段時間,待其援軍一到,內外夾擊,贏的機會很大。所以,以悍勇著稱的王世充這一次選擇了縮排洛陽城當烏龜。唐軍諸將包括重臣蕭瑀、封德彝、屈突通等巨頭大多認為不可能趕在竇建德援軍到前快速攻克洛陽,也不具備長期圍困的條件,應及時撤走。但李世民堅持認為此前已挫了鄭軍銳氣,贏得了唐鄭對決的起手,如果主動放棄大好局面,王竇聯軍不但可以翻身,甚至可以直接打到潼關,威脅長安,所以必須藉此機會一鼓作氣,把王竇兩家同時消滅!此話一出,把老將們嚇了一跳,這年輕人真是太狂妄了!
年輕人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