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臺,蜀王楊秀為尚書令;在洛陽設河南道行臺,秦王楊俊為尚書令。
開皇二年(582),宗室大將楊尚希出任河南道行臺尚書省兵部尚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地方工作,楊尚希認為天下州郡過多,&ldo;民少官多,十羊九牧&rdo;,建議撤併州郡。隋文帝採納意見,取消了郡一級,撤併了許多州,形成中央‐行省‐州‐縣的區劃方式。但事實上,現在的州就相當於以前的郡,現在的行省又相當於以前的州。這一次地方行政改革其實沒有太大實質性改變,唯一的效果就是相對降低了一級地方政府的獨立許可權。因為隋朝確實太短,所以未能在此問題上做出太大突破,唐宋兩朝並未繼承行省制度,元朝卻重拾這個並不太成功的嘗試,清朝至今又使用省,很容易給人一種傳承千年的錯覺,事實上隋文帝的地方官制變革算不上很成功。
第三是門閥世族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更本質,隋和秦很相似,又一次走到了人類社會文明形態飛躍的節點。六百年前那個用青銅鑄就,如鐵山般剛強的大秦帝國沒能承受住社會大變革的巨大衝擊,二世而亡,那麼隋文帝呢?
應該說隋朝北方已經形成比較成功的公民社會,而隋朝建立的政治基礎卻是關隴門閥。楊忠本人算是關隴門閥的一員,但他並非西魏首批八柱國,只能算獨孤信勢力的一個分支,遠遠不夠格當關隴門閥的總代表。只不過後來楊堅當了國丈,協調好了鮮卑貴族和漢族關隴門閥的關係,才得到共同認可,由他帶領關隴門閥推翻了鮮卑貴族。但現在他們擁立的隋朝反而要來削減他們的世襲特權?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