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步修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聚陰甕就像一個漏斗,彙集八方陰氣,而這些陰氣彙集起來最終去了哪兒呢,就是去了聚陰地。
聚陰地可能位於聚陰甕任何一處,需要藉助風水秘法加以辨別。有傳說,聚陰地因為陰氣凝結,是修陵建墓的上上之選。死後葬於此,可保屍身不腐。
爺爺說的想破聚陰甕,先破聚陰地是祖輩留下來的驅邪破詭正法。
但是,老祖宗們沒想到的是,到了如今這歲月,玄門不僅後繼無人,甚至很多秘法都斷了傳承。想以此來破聚陰甕,難如登天。
“鍾小子,你是天師府傳人?”吳老道笑問爺爺。
“不是啊。怎麼可能。”
“那你是茅山派弟子?”
“也不是啊,想啥呢?”
“那你說個屁的先破聚陰地。道爺我還不知道這個法子,要你說。”吳老道笑罵著拍了爺爺腦袋一巴掌,“就算把現在天師府、茅山派這些大教找來,也不一定能破聚陰地。”
也是,神州陸沉,道士下山,人都打光了,上哪兒找人去。
爺爺撇了撇嘴,不勝唏噓。
吳老道嘆了口氣,看了眼爺爺道:“鍾小子,家裡學的還是拜師學的?”
“家裡學的。”爺爺只說了來歷,還是沒把家門職業報出來。
吳老道也沒追問,只是拉長了聲音道:“要好好把本事傳下去啊。這裡的聚陰地就在這半山腰上,容道爺我想想怎麼破。”說完,便拂袖下了山。
爺爺在原地磨蹭了一會兒,見吳老道走沒影了,拔腿就飛奔向半山腰。
搜尋了一會兒,果然讓他找到了一處特別的地方。這裡長滿了粗壯的竹子,遮天蔽日,腳下土質溼黏,透著陰邪。看來吳老道說的應該就是這兒了。
找準位置,爺爺便回了何家。剛進門就聽見何少爺與吳老道在大聲爭吵。
聽意思,何少爺不希望吳老道管聚陰甕的事,只要安全地護送何家離開這裡,就付給他大筆酬金。吳老道不願意,說拯世濟民本就是吾輩職責,他不能放著這麼多村民不管。
最終,兩人還是沒有談攏,不歡而散。何少爺帶著家人趕著天還沒黑匆忙走了,喪禮全權交給值事負責。宅子也空了出來,就讓吳老道和爺爺住下了。
為此,吳老道還誇了爺爺一番,年紀輕輕有膽識。孰料爺爺的心思全在那座大墓上。
接下來的幾天,吳老道都在閉門不出,思考破去聚陰甕的辦法。爺爺閒著沒事就跑去半山腰,琢磨下墓的法子。
可是,這塊聚陰地溼邪都顯現到地表了,爺爺顧忌的很,一時間也是一籌莫展。
要說爺爺當時真叫一個利令智昏。就在吳老道想出破局之法的時候,爺爺也聯想到了一招搭便車的方法。
話說,吳老道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閉關了整整五天,終於找到了破解聚陰甕的辦法。這天一早,他便喊上爺爺,又來到了後山山頂。
“鍾小子,你看這幾塊地方。”說著,吳老道手指連點四處,“這四個地方分別稱為生氣、延年、天醫、伏位,是村子的吉位。我會在這四個吉位上分別佈置鎖陽大陣。你要做的,就是帶著村民,繞村子挖一條水渠。從這後山引水,環村一圈,再從正南方出去。明白嗎?”
爺爺點點頭,記下了吳老道的交代,隨即問到:“吳大師,這佈置有什麼講究啊?”
“四方鎖陽,玉龍洩陰。老道這一手也只能解一時之困,保此地百年平安。希望後世不要揹負罵名啊。”吳老道撫著鬍鬚,話裡略顯蒼涼,“挖水渠的事就靠你了。”
“鎖陽、洩陰?”爺爺琢磨了一會兒,明白過來了。
這是要逆轉陰陽,改了山河大勢啊。
這吳老道看著邋遢,原來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