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洲人著手研究朗戈朗戈文大約始於19世紀60年代。最先認識&ldo;朗戈朗戈木板&rdo;價值的是法國修道士厄仁。厄仁在島上生活了近1年,深知此木就是復活節島的古老文字。&ldo;朗戈朗戈&rdo;是一種深褐色的渾圓木板,有的像木槳,上面刻滿了一行行圖案和文字元號。有長翅兩頭人;有鉤喙、大眼、頭兩側長角的兩足動物;還有螺紋、小船、蜥蜴、蛙、魚、龜等幻想之物和真實之物。厄仁在世時,這種木板幾乎家家都有收藏。但厄仁不久染上了肺結核病,很快便去世了。他死後不久,由於白人傳教士的鼓動,&ldo;朗戈朗戈木板&rdo;被視為宗教&ldo;異端&rdo;而一一燒毀,幾近絕跡,僅有極少殘存。與此同時,島上也逐漸難覓通曉這種文字元號的人了。
此後100多年來,世界各地的許多學者為破譯這種古老神奇文字的奧秘傾注了畢生精力。泰堤島主教佐山很重視&ldo;朗戈朗戈&rdo;,認為它是在太平洋諸島所見到的第一種文字遺蹟,其符號與古埃及文相似。從本質材料看,它源於小亞細亞半島;從寫法看,它屬於南美安第斯山地區的左起一行右起一行的迴轉書寫法系統。捷克人種志學者、文字鑑賞家洛烏柯物發現原始印度文與&ldo;朗戈朗戈&rdo;圖案符號較為相像。法國教授緬特羅20世紀30年代曾在復活節島做過大量考古工作,堅持認為&ldo;朗戈朗戈&rdo;文與巴拿馬的印第安人、古那人有密切關係。總之,學者們各有所得,各執己見。
1915年,英國人凱特琳率考古隊登島。聽說島上有位老人懂&ldo;朗戈朗戈&rdo;語,她立即前往拜訪。老人名叫託棉尼卡,已重病垂危。他不僅能讀木板文,而且還會書寫,並寫了一頁交給造訪者,符號果真與木板上的一模一樣。但老人至死不肯說出其含意。託棉尼卡老人死後40年,智利學者霍赫&iddot;西利瓦在老人的孩子彼得羅&iddot;帕傑家見到了一本老人傳下來的&ldo;朗戈朗戈&rdo;文字典。徵得同意之後,霍赫把講稿拍了照,但後來膠捲和講稿卻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奇怪的是,凱特琳也沒來得及發表自己的日記便突然死去。同時,考察到的材料未能發表便不翼而飛。唯一的一頁手寫文字元號能傳到今天,純屬偶然。但託棉尼卡老人臨死前寫的到底是何意,今天仍然是個謎。目前世界上收藏的朗戈朗戈文木板只有20多塊,分別儲存在倫敦、柏林、維也納、華盛頓、火奴魯魯、聖地亞哥、彼得堡的博物館裡。
1996年,俄羅斯人類學家、歷史學博士伊琳娜&iddot;費多羅娃經過30餘年的苦心研究,終於揭開了復活節島&ldo;會說話的木板&rdo;之謎。伊琳娜是靠直覺和推理取勝的。她先弄清符號畫的是什麼,然後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尋找恰當的詞語。她的公式是:直覺+玻里尼西亞語知識+同義詞和同義異音詞的搜尋。最後又把結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檢驗,結果完全相符。據此她編出了字典,利用字典,她可以閱讀任何一塊木板文。實際上她已經閱讀了現存20多塊復活節島木板文字元。儘管未找到復活節島文明的起源,但朗戈朗戈文已
不再是秘密。
在復活節島上,一切都是那麼神秘莫測。誰也無法理解,那種令人驚奇的文化,怎麼會在太平洋中一個最偏僻的、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獨自演化而來?然而那神秘的巨石人像,獨特的朗戈朗戈文,無可爭辯地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南太平洋的一個孤島上確實曾經存在過一段失落的遠古文明。目睹遍島存在的斑斑遺痕,人們無法不因為遠古人類所創造的奇蹟而激動不已。大不列顛博物館考察隊的隊長斯科斯貝&iddot;魯特里齊女士曾用一種極為迷茫而激動的語調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