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第1/4頁)
三上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承想,該去的總是要去的,只是遲了這些年,萬年不寂的芬陀利華境竟不復當初神跡顯赫了。足見世間緣法變幻,天道有常無常不可斷言。
封紹、慈覺、惠寂一行三人出了菩提,便往商澤州極南之地而去,及至邊境仍不是目的地,他們又往化外之海的方向,足足飛出數千海里,這才覷到一座島嶼。此島極小,島上唯一一物乃是一道山壁,山壁上浮雕著許許多多蓮花,其中一朵尤為碩大美麗,蓮葉成百上千計。
芬陀利華的意思本就是大白蓮花,亦是佛的另一個名字,此時腳步停在芬陀利華境外,封紹本以為身為魔修步入佛門聖地中的聖地,便是不死也要脫層皮,便是他先前進去菩提寺,那也是慈覺手貼法印護身才行走自如。
但是此地卻不比菩提,他不僅沒有感覺到異狀與排斥,反而隨著陣陣原本厭惡的佛經聲傳來,竟是漸漸心靜如水。
似是看出他的不解,慈覺解惑道:&ldo;《涅盤經》雲,佛亦名為大芬陀利,其意便是我們現在在這裡唸佛,我們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即是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勝人……&rdo;
話音未落,卻叫惠寂一聲呻吟打斷,比起封紹的心靜神安,慈覺的從容不迫,伏跪在地的他臉孔煞白,神色猙獰,彷彿承受莫大痛苦。
慈覺皺起眉,掐出一道法印,直指對方眉心,隨著他口中經文飛速吟出,惠寂才逐漸平復,卻也十分虛疲模樣。
&ldo;仇結於心也罷了,我竟不知你心中惡念已到如此地步,今次回寺後,你哪兒都別去了,就在寺裡的十方塔內苦修百年再說。若再勘破不了,別說為你族人拿回公道,便是升階都渡不過心魔一劫了。&rdo;慈覺不悅道。
惠寂雙拳緊握,但卻沒有不從的餘地,只得不甘的點頭。
慈覺這才接著前頭的話,道:&ldo;芬陀利華境並非不分善惡,只是不以尋常的魔道來辨別。熟善熟惡從來只在一念之間,芸芸眾生,心思每刻在改變。世間的好與壞,好人與惡人,原本也只是一念間的臆斷,並沒有絕對之說。&rdo;
封紹道:&ldo;既如此,芬陀利華境又如何分辨我是善的,惠寂是惡的呢?&rdo;
慈覺道:&ldo;究其本心。&rdo;
封紹略有慚色:&ldo;我佛寬厚。&rdo;
&ldo;何必妄自菲薄。&rdo;慈覺撥動手中的佛珠,一手手中閃現出一隻缽來,缽中空無一物,卻在幾句經文中瀰漫出水紋,漸漸有了流動影像。
&ldo;商澤州與陽夏州的散修盟與你那七州盟逐漸容納一起後,新散修盟周邊吸納了許多凡人百姓投奔,你使散修盟表明了態度,他們也得到了庇護。你看。&rdo;
封紹一眼望去,正見缽中的畫面乃是一處新城鎮,炊煙裊裊中,不少凡人在此開荒勞作,野地叢林間則有三三兩兩的修者或馭器,或培植。
這寧靜安詳的景象卻被幾隻飛竄而來的欽原鳥打破,它們俯衝向田間一個送飯來的婦人,正是要造孽流血,這千鈞一髮之際,卻見幾個鍊氣期的丹修圍護而來,幾道劇毒的丹煙引流而上,二階的欽原鳥不曾防備,終於中襲落地。幾個丹修得意的在鳥屍中翻著有用的材料,婦人則助其分取鳥屍,手法靈活,顯然已做了許多次……
兩方已有了新的相處之道,各取所需,和平共處。
封紹心中高興,道:&ldo;散修與大宗平衡,凡人又能依附散修盟避災,長此以往,這亂世倒也有了生機,不致令人絕望。&rdo;
&ldo;你給了這麼多人希望,芬陀利華能看到。&rdo;
封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