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第1/2頁)
莫逢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站在臺上侃侃而談,“在《荀子·勸學》裡有這樣一句話,‘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意思是寶玉藏在山中,連山上的草木都顯得光澤滋潤,珍珠產於深淵,連高岸邊的土石也顯得不幹枯。當一個地方有了出眾人或者是事物時,就會為這個地方增添光彩。菩提寺便是在山之玉,也是這顆在淵之珠。”
“文化鑄魂,潤物無聲。歷史文物不是靜止的存在,它是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的一條支流,從中我們可以看見浩蕩長風,可以聽見鼓角爭鳴,可以感受到歷史和文化脈動。”
何嶼渡慢慢道:“今天的研學之旅,我帶同學們去看、去聽,去感受。”
臺下掌聲雷動,明霽看著臺上的何嶼渡,眼神溫柔。
菩提寺是樾山的在山之玉。
而何嶼渡是他眼中的那塊寶玉,那顆珍珠。
他就那麼站在那裡,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孩子們整齊地排好路隊,跟著班主任老師前行。
明霽牽著陳知意,用手語跟她比劃了一句:“累了就跟我說,我抱你。”
陳知意笑著點點頭。
何嶼渡留心看了眼61班的孩子們,視線從一張張陌生的臉上掠過,然後看向了徐青雲。
“徐老師,怎麼沒看到應無瀾?”
“應無瀾請假了。”徐青雲解釋道,“昨天下午應奶奶上山,摔了一跤,送去了醫院,應無瀾跟著一起去了。”
何嶼渡心頭一跳:“昨天下午什麼時候的事?”
他們去應家的時候應奶奶還在縫衣服,怎麼會上山,又怎麼會摔倒……
明霽聞言,眼中劃過一抹凝重:“應奶奶摔傷得嚴重嗎?”
“聽說是髖關節骨折。”徐青雲嘆了口氣,“還不知道現在情況怎麼樣。”
班上有個學生家就住在應家附近,昨天家裡人幫忙送了應奶奶去醫院,現在那個學生的父母還在醫院陪著應無瀾,不然就應無瀾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怎麼能照顧得過來。
【作者有話說】
“著迷於你眼睛,銀河有跡可循。”——郭頂《水星記》
我有男朋友了
知道應奶奶出事,何嶼渡上山路上一路都很沉默。
到了菩提寺,他才調整好情緒,投入到研學講課中去。
光是介紹歷史,自然是枯燥的,所以何嶼渡更多地給孩子們介紹了斜撐、各種精美的雕刻所呈現出來的故事還有壁畫。
栩栩如生的斜撐和生動有趣的講解彷彿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中,孩子們聽得認真極了,當遇到感興趣的或者是沒聽明白的地方,還會舉手提問。
“小何老師,我們頭頂上這個圓圓的窟窿是什麼啊?”
“這是藻井。”何嶼渡順著他指的方向抬眼一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天花板。”
何嶼渡突然想起了應家的土牆房,可能對於很多樾山的孩子而言,他們連什麼是天花板都不知道。他們抬眼看到的房頂,要麼是一層鋪在瓦片下的塑膠紙,要麼是木板架起來隔層,堆放著家裡的各種雜物……
“天花板是用來遮擋建築內部的頂部結構的。我們的房子有的是用粘性好的黃土搭配碎麥秸,加水調和,用夯錘砸實夯平以後砌牆蓋房;有的是用磚和水泥砌成,有的是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為了讓屋內的頂部看起來更美觀,也為了遮擋一些電線或者是隔音隔熱,就有了天花板的存在。”
何嶼渡道:“只有像我們頭頂這種,呈現出窟窿形狀的天花板才能被稱為藻井。因為它的頂棚向上,凹進的形狀像井,四壁都裝飾有藻飾花紋,所以叫做‘藻井’。”
有人好奇地問:“小何老師,古時候的房子都有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