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劉備之仁,當以其跡觀之! (第1/2頁)
常山來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松對於劉備所言的自身德行不夠之言,不敢苟同。
在場的諸葛逸只聽得張松搖頭道:“玄德公此言差矣。”
“您乃是漢室宗親,仁義之名充塞四海內外,縱然是松遠在西川都曾聽聞,怎能說是德行不夠呢?”
對於張松的這句話,諸葛逸是承認的。
無論是他幼年待在荊襄,還是後來客居江東,他從旁人的口中確實沒少聽聞劉備的仁義之名。
特別是後來的新野南撤,劉備攜民渡江,己身率軍斷後……
更是讓劉備的名望在江南之地達到了頂峰。
以至於當時他這樣的“小兒”,都聽聞了劉備的仁義。
念及到後世某些大v用某些陰謀論看待劉備攜民渡江。
諸葛逸心中就忍不住發笑。
後世人不過是比漢末之人多了千年的見識而已。
並不是這個時代的老百姓眼睛瞎了。
如果劉備當真如陰謀論中所說的那般,他攜帶百姓實則是為了遲滯曹軍鐵騎的追擊速度……
其後果只會是一個。
劉備此行積累的數十年仁義之名不復,名聲會在荊襄百姓之中臭不可聞。
而不是當下這般,世人皆傳頌劉皇叔仁義。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
劉備的仁義是種偽善。
對此,諸葛逸更是嗤之以鼻。
如果偽善之人都能博得仁義之名,那是不是說明,漢末的其他諸侯連偽善都做不到呢。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
論跡寒門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
論心世無完人。
反正諸葛逸竊以為,看待劉備是否仁德,應當從他的所作所為去看,而非是像某些人從“心學”出發。
至少,他此生不曾像魏武曹操那般數次屠過城,不是嗎?
堂中。
張松的聲音繼續響起。
“似皇叔這等有仁義之名的漢皇宗親,以松之見……”
“休道是佔據州郡,便是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之想。”
張松此話一出,諸葛逸立時抬頭驚訝的看了他一眼。
這話張松還真敢說。
也就是這裡全都是劉備的心腹。
否則,一旦傳揚出去,張松身敗名裂都是輕的。
這讓諸葛逸心中生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
話說……
張松不會在今晚,直接把西川輿圖給獻吧?
諸葛逸雖然不知道歷史的張松是何時決定暗投劉備,為劉備獻西川地圖的。
但他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絕不是第一次初見劉備,就把西川輿圖獻。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嗎?
諸葛逸忍不住自問了一句。
除此之外,他根本找不到合理的解釋。
主位。
劉備心中也是被張松的話驚的不輕。
帝位的念想,他雖然夢中幻想過。
但回到現實,他可是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
“永年言過了,備何敢當。”
劉備說道。
“不,皇叔當的!”
此時的張松已經打定主意說服劉備取西川。
正好藉著今日的微醺酒醉,他欲要向劉備挑明一切。
“今日,松見到似皇叔這等仁義之君,胸中有些言語不吐不快!”
“我觀荊州……”
“東有孫權,常懷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鯨吞,非久戀之地之地也,這點皇叔可知?”
劉備聞言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