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小野俊太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受佔領的日本」脫離了一九五二年生效的《對日和平條約》後,到了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三日文化之日,第一代的哥吉拉終於登場。所以這一天可說是哥吉拉的生日。既然是十一月三日,也就是明治天皇的生日「天長節」。後來這個節日被改稱為「明治節」,戰後也根據憲法的發布而改為法定紀念日。
至於片商將首映日選在星期二的放假日,可能是因為這一天方便讓家長帶小孩到電影院的關係。不過選在代表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這一天,也多少算是一種機緣巧合。
其實,當時的觀眾不是從宣傳海報上和哥吉拉邂逅,而是比《哥吉拉》本篇還要早在電影院上映的預告片。雖然預告片對部分人來說只是起了提醒的作用,不過同時也是讓觀眾提升期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片商也不只要以創作《哥吉拉》的本多豬四郎(注1)、圓谷英二(注2)作為賣點,他們也知道必須加上其他的手法來大肆宣傳。
看當時儲存下來的預告片,你會發現音樂用的不是伊福部昭(注3)的曲子,而是從一開始就用像是穆索爾斯基4的《展覽會之畫》般的詭異曲子。還有剪接出和劇情發展不同調的畫面,使預告(注4)片本身有著和電影本篇不同的氛圍。預告片中所能看到的哥吉拉摧殘房屋、因輻射線而燃燒的船隻、襲擊東京的哥吉拉、紛紛逃難的人群、陷入混亂的國會、對抗哥吉拉的軍隊、潛入水中接近哥吉拉的場面,其實只有短短的數幀畫面而已。
在預告片中,旁白用高亢的語氣強調了「斥資一億日圓」、「本年度最優秀的作品」,但以美國的標準來看,這類以怪獸和怪物為主的電影,通常會被歸類為「b級科幻作品」,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電影,而《哥吉拉》卻意外地用瞭如此破格的預算完成。其實,這是因為《哥吉拉》片中人類的劇情和特攝部分也相當吃重,靠著這兩種要素的編排,《哥吉拉》才能在表現上產生出強烈的戲劇張力。再來就是預告片最厲害的武器‐‐塞滿整個畫面的大文字。
「哥吉拉預告篇」
「人類的末日即將來臨!」
「從氫彈中誕生的現代惡夢」
「兩百萬年前的大怪物」
「地下實驗室之謎」
「牽扯不清的愛戀與理性」
「陸海空精銳全員出擊」
「即將征服哥吉拉」
「超越美國電影的特殊技術攝影」
「恐怖萬分」「大東寶即將出閘!」
「哥吉拉」「導演:本多豬四郎」「眾人盼望已久的好戲!」
「哥吉拉」「即將上映!」
雖然這邊只是照著順序列舉出來,但光看就知道每一句都是以《哥吉拉》為基礎而想出來的詞。雖然出現四次的「哥吉拉」非常引人注目,不過「人類的末日」和「氫彈」這些詞,很容易聯想到美俄冷戰時期的核武競賽。還有用「現代的恐怖」和「兩百萬年前的過去」互相對比。以及劇情從圍繞在「實驗室」的謎團,到「征服哥吉拉」。雖說這部電影有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的協助,讓電影場景較貼近於現實,不過預告片所展示的軍事武力不只能捍衛日本,其「陸海空精銳」甚至能保護全球「人類」。
東寶自稱為「大東寶」雖然是為了和東寶爭議(注5)時分家的「新東寶」有所區別,不過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美國電影」的自負。後來,東寶公司也常常將「舉世聞名」這個詞放進自家特攝電影的預告片中。由此可感覺到想要進軍海外的氣勢。事實上,所謂《哥吉拉》這部片,當初是誕生於日本與印尼失敗的電影合拍計劃(注6),完成後兩年經過修改(注7),在美國上映叫好叫座。東寶的電影企劃並非只有鎖定日本市場而已。
由於預告片是在戰後的日本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