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激化,只有付諸武力,1925年2月底,胡憨之戰便爆發。劉鎮華認為這是一個奪了河南,使豫陝連成一片的好機會,決定孤注一擲,把軍政職務交給吳新田,以出巡為名,率領陝境的鎮嵩軍赴豫援憨,在洛陽親自督戰。鎮嵩軍與國民二軍在黑石關、虎牢關等地展開激戰,結果,鎮嵩軍一敗再敗。憨玉崑 逃回嵩縣,羞憤交加,於4月2日服毒自殺。
劉鎮華兵敗後,段祺瑞仍企圖使劉繼續督陝,但遭到陝西各地人民憤怒抗議,京、滬、漢各地陝西同鄉會、學生會亦同聲譴責。原胡景翼部將領馮子明、田玉潔等部在華陰、華縣起義倒劉;陝北鎮守使井嶽秀派軍襲擊潼關斷劉歸路;楊虎城等部則把守韓城、 陽、朝邑一帶黃河渡口阻劉入陝。劉鎮華無奈,只得率殘部逃往山西投靠閻錫山,結束了他在陝西長達八年的統治。
1925年秋,直奉軍閥聯合進攻國民軍,劉鎮華看到時機已到,即趕往天津會晤張作霖,後又往嶽陽會見吳佩孚,重新投靠直奉軍閥,被任為豫陝剿匪總司令。他召集鎮嵩軍舊部及民間武裝,得數萬人,沿隴海線西段東進,攻擊國民二軍嶽維峻、李虎臣部。1926年初,劉鎮華在陝州、靈寶一帶,聯合直、奉、閻部,將國民二軍擊敗。劉鎮華乘勝率七萬大軍,迅速透過潼關,於4月15日進抵西安東郊,準備入城,重溫舊夢。守衛西安的陝西軍務督辦、國民二軍第十師師長李虎臣和陝西陸軍第四師師長衛定一等部,兵力不過三四千人,士氣萎靡,處境危殆,西安城中一些士紳已準備迎劉入城。4月16日,國民三軍第三師師長楊虎城率所部主力馳援西安,擊退劉軍前鋒,與李、衛等部共約一萬人,守衛西安。4月17日,劉鎮華下令包圍西安。到5月15日,劉軍攻佔城西三橋,完成四面包圍,西安攻防戰接連出現激戰,尤其在東關地區,雙方鏖戰慘烈,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殺,反覆搏鬥。8月以後,城內彈缺糧盡,已陷危境,但陝軍仍在堅守。8月下旬開始,劉鎮華也指揮鎮嵩軍圍攻渭北三原,亦遭陝軍奮力抗擊。9月,馮玉祥響應廣州國民政府北伐,在綏遠之五原誓師,隨即任命孫良誠為援陝總指揮,率部經寧、甘進軍陝西。10月中旬,首解三原之圍,馮軍隨即向鹹陽和西安外圍展開總攻。11月,馮軍攻擊西安以東的十里舖劉鎮華大本營。西安城內守軍也乘機出擊。在內外夾攻之下,劉鎮華倉惶逃到豫西陝州。11月28日,西安解圍。一場經歷了八個月,軍民死傷近五萬人的西安圍城戰遂告結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