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川黔軍被逐,戴戡身亡,令劉顯世十分傷心,但黔系軍閥所處的政治、地理狀況決定了它只能繼續向外擴張。孫中山掀起反對北洋軍閥的護法運動時,滇系軍閥唐繼堯也打出了靖國的旗號,組織靖國聯軍,唐繼堯自任總司令。劉顯世追隨唐繼堯,加入靖國聯軍,出任副總司令。黔軍協同滇軍,進攻四川,取川東為立腳之地。黔軍的&ldo;靖國&rdo;,目的不過兩點,一是&ldo;出師四川,為戴戡復仇&rdo;,二是掠奪川省的財富。如1917年8月,黔軍就由重慶提取現款二十八萬元回省費。其後,黔軍又與川軍熊克武達成協議,每月取餉款十八萬元。黔軍主力就是這樣,分駐川、湘,寄食於人,由不足建制的六個團擴充到五旅十個團,兵力近二萬人。為了發展興義系勢力,1917年8月,劉顯世指派劉顯潛在貴州興義創辦了隨營學校,由劉桂初出任校長。學校開設以戰術、步兵操練、射擊、野外實習、精神講話等課程,採用日本軍事教育方法。學員主要來自興義、興仁、普安、盤縣、安龍等盤江八屬,其中多是權勢人家的子弟。劉顯世從此為其舊興義系不斷補充軍事骨幹。
就在舊興義系企圖進一步鞏固其在貴州的統治並繼續向外擴張的時候,以王文華為首的軍事集團‐‐新興義系正在迅速崛起。王文華,字電輪,又字果嚴,貴州興義人,1888年出生,是劉顯世的外甥。1911年10月,隨劉顯世以隊官身份率團練到貴陽,追隨劉顯世竊奪貴州辛亥革命果實,協助滇軍鎮壓貴州革命派而步入軍界。1914年7月,王文華趁唐繼堯回滇之機,重建貴州陸軍六個團,利用唐繼堯督黔時留下的一批雲南講武堂畢業生領兵,王文華則以貴州護軍使署副官長身份統率全軍六個團,併兼任黔軍第一團團長。護國戰爭時,王文華任護國軍第一軍右翼軍東路司令,在湘西與北洋軍作戰,使他進一步得志於軍界。1917年3月,王文華組建貴州陸軍第一師,自任師長。貴州陸軍第一師的建立,標誌著興義系&ldo;新派&rdo;的正式形成。&ldo;新派&rdo;又稱&ldo;少壯派&rdo;、&ldo;武派&rdo;或&ldo;王派&rdo;。王文華羅致其妹夫何應欽以及朱紹良、谷正倫、張春圃、李毓華、王純祖等一批日本士官生,先後委為團長。何應欽、王純祖、朱紹良、谷正倫等還擔任貴州陸軍講武學校校長、教育長及教官。此外,還有附己的盧燾、竇居仁、李雁賓、袁祖銘等人,在王文華周圍形成了一個以日本士官學生為主,保定系和雲南講武堂畢業生輔之的年輕軍人集團。王文華之兄王伯群,與在京的國會議員牟琳、符經甫&ldo;二參議&rdo;,在省內的李仲公、張步先&ldo;兩秀才&rdo;以及黔軍駐滬代表雙清等人,成了新興義系的智囊。1917年9月,王文華任黔軍總司令,進一步掌握了軍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