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2頁)
陳賢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如此,閻錫山還是擔心離晉日久,軍隊離心,老巢傾覆,遂於1931年8月5日,在日本飛機護送下回到大同,隨即返回五臺縣河邊村。同僚們都為他的安全擔心,而他自恃有日本人撐腰,而且預言說:&ldo;過不了多久,全國就要行動起來,反對蔣介石和張學良。他們將自顧不暇,對我也無可奈何。&rdo;果然,一個月後,&ldo;九&iddot;一八&rdo;事變爆發,蔣介石和張學良都無暇顧及閻錫山。這時,汪清衛從法國回國,高唱&ldo;精誠團結,共赴國難&rdo;的調子,又同蔣介石合流,擔任了國民政府行政院長。閻錫山為了取得清精衛的支援,派親信趙丕廉駐南京與汪聯絡,同時,還派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到北平活動,透過宋美齡的關係向蔣介石疏通。這時,蔣介石也表示&ldo;捐棄前嫌,團結禦侮&rdo;,接受了汪精衛的提議,於1932年2月,委派閻錫山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2月19日,閻錫山由河邊村回到太原就職,不久,閻錫山又恢復了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從此,閻錫山與蔣介石重新合流,再度統治晉綏兩省。
四
閻錫山回太原任職以後,加緊發展自己的勢力,制定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案》,發展山西的輕重工業,同時,也加緊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熱河淪陷、華北危急,山西也處於抗日前沿。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走上北上抗日,到達陝北。陝北蘇區日漸擴大,紅軍勢力日益增強。這時,閻錫山十分恐慌,日夜考慮的中心問題是防共反共,派兵西渡黃河協助陝西國民黨軍&ldo;進剿&rdo;紅軍。1935年冬,中共中央為了民族利益,發表了停止內戰,槍口對外的宣告,要求閻錫山允許紅軍透過山西地區開赴前線抗日,但閻錫山拒絕紅軍的要求,派兵阻止紅軍東渡對日作戰。1936年2月,中共中央發表&ldo;東徵宣言&rdo;,東徵紅軍渡過黃河,擊破阻擊的閻軍。閻錫山主動請蔣介石派兵入晉,蔣介石趁機即派五個師開進山西。中共中央為了珍惜國力,履行&ldo;停止內戰,一致對外&rdo;的主張,於5月5日發出&ldo;回師通電&rdo;,東徵紅軍撤回黃河以西。
1936年7月,日軍侵佔察北六縣,準備進犯綏遠。閻錫山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只得提出&ldo;守土抗戰&rdo;的主張,並成立了山西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救亡群眾組織‐‐主要由共產黨人薄一波等領導的&ldo;犧牲救國同盟會&rdo;。全國各地許多進步青年湧向山西,參加抗日。1936年11月,閻錫山派傅作義指揮晉軍向日軍佔領的百靈廟發起進攻,經過激戰,將敵擊潰,收復了綏北要地百靈廟。
1937年&ldo;七&iddot;七&rdo;事變後,閻錫山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晉軍改編為第六、第七集團軍,紅軍改編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兼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十八集團軍挺進華北前線,與國民軍聯合作戰。8月上旬,日軍侵入南口後,戰事進入第二戰區晉綏兩省。閻錫山將部隊佈防於天鎮、大同等要隘,自己到雁門關西面的嶺口,佈置行營,親自指揮作戰。不久,天鎮失守,閻錫山將王靖國、傅作義、李服膺等軍一齊調進雁門關以南,扼守平型關至陽口一線。9月,日軍大舉進攻太原,閻錫山在八路軍的配合下,組織了太原會戰,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了激戰,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但不久,保定、灃源、石家莊等相繼陷入敵手,雁門關一線亦被日軍突破,閻錫山指揮部隊退守第二道防線‐‐忻口防線。閻錫山集中了八萬人的兵力,由衛立煌為前敵總司令,組織忻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