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週,繼續摸索實驗條件。
這次只有兩個變數:溶劑新增劑的含量和轉速。
許秋設計實驗條件:
dio的體積分數分別為04、07、1、13和16,共五組。
轉速分別為2000、2200、2500、2800rp,共四組。
其他條件是,氯苯溶劑,溶液濃度20毫克每毫升,給體受體質量比為1:13,不進行退火操作。
一共20組條件。
旋塗、蒸鍍、測試。
最終,“07、2200”的樣品,取得最高效率,可達1068。
對於這個結果,許秋還算比較滿意,雖說繼續精細調控實驗條件,效率還有向上提升的空間,但是沒有太多必要性。
畢竟這只是一個基準體系,能達到和其他研究者差不多的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如果是自己合成的新材料,那還有必要衝一衝效率,將其效能極限試探出來。
週日,許秋又去了趟實驗室。
“許秋,我效率做到96啦,馬上就要10了哦。”一見面,陳婉清就開心說道。
“恭喜學姐。”許秋道。
看來沒必要繼續給學姐提示了,這個體系只要知道熱塗、加溶劑新增劑這兩個關鍵點就夠了,大方向把握好,多做幾批器件,總能到10的。
“學姐,你的文章怎麼樣了,有沒有投出去啊?”許秋問道。
“還沒有呢,基本上都寫好了,現在就缺一個資料。”陳婉清道。
“缺什麼資料啊,不能直接測試嗎?”許秋道。
“是我之前和你說過的掠入式x射線衍射實驗,需要到魔都同步輻射中心測試,或者說是魔都光源。
在那邊測試需要提前預約機時,因為全國各地的科研工作者都會過來測試,所以機時非常緊張,時間都是魔都光源那邊安排的。
我們下一次測試時間是兩週後,所以要等兩週,把這個資料測完,才能把文章投出去。”陳婉清道。
“好吧,那吳菲菲和段雲的文章呢?”許秋道。
“吳菲菲的綜述已經投出去了,魏老師投的是ees,energy environ sci,沒想到他這麼猛。
一般這種大期刊的綜述都是約稿的,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找了期刊編輯,不過吳菲菲的文章我看了下,寫的還是可以的。
這幾天,魏老師在幫忙改段雲的文章,等他的投了之後就要開始改我的了。”陳婉清道。
“ees,那不就是你最早給我的三篇綜述之一嗎,我記得影響因子30多呢。”許秋道。
“是啊,算是材料領域的頂刊了,再往上就是《自然》系列的大小子刊了。”陳婉清道:
“吳菲菲科研能力還是不錯的,之前還發了一篇cheater,到現在被引用次數已經超過80了,魏老師都後悔當初投的時候太謹慎了。”
“所以他這次就搞了個大動作。”許秋道。
“誰知道呢,說不定還真就中了呢,到時候可一定要讓吳菲菲請客,”陳婉清道:
“我們發文章,魏老師都會給現金獎勵的,一般是期刊影響因子乘以200元,綜述的話減半。”
“那還不少呢,要是發表了的話有3000塊。”許秋道。
“還好吧,這錢是魏老師出的,所以也不會給太多,不過像有些研究所,比如我同學去了魔都矽所,發文章的獎勵就豐厚多了。
他們那邊發文章獎勵是,影響因子的平方乘以500元,由研究所裡出錢,不過那邊發文章也比較難就是了。”陳婉清道。
“那發表一篇《自然》,可就是80多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