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經驗。
根據她的經驗,像這種微微泛黃時的預聚體溶液,製備出來的電池器件的效能,會比新制的溶液效果更好一些,但差別也不會太大。
不過,如果繼續長時間放置,溶液最終會變成類似於尿液的深黃色,那樣便無法使用了。
像材料這樣的應用科學研究,通常都是結果導向的。
也就是說研究者們是先透過不斷試錯,得到一個好的結果,然後再去反推,分析得到這樣好的結果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後再確定下一個試錯的方向,以此反覆進行,推動研究領域慢慢進步。
所以很多時候,原因都是未知的。
……
許秋洗好基片,旋塗氧化鋅預聚體溶液,退火後得到24片ito/氧化鋅基片。
看了下時間,已經三點多了。
他想了想,決定今天還是加個班,把這一批器件做完然後測出來。
繼續旋塗有效層,一共15種實驗條件,每種都至少要保證有一片。
正常旋塗操作比較簡單,許秋沒有失誤,都得到了均勻覆蓋整個基片的薄膜。
噴塗法難度較大,而且他之前花500積分兌換的是一次性的教學,現有的積分也不足以再次兌換。
沒有了系統的實時指導,許秋只能只能憑藉腦海中的記憶,自行摸索條件。
第一次,他像正常旋塗操作那樣,將移液槍垂直於基片,直接噴塗,最終在薄膜的中央形成了一個大洞。
第二次,他將移液槍斜著噴塗,結果操作過程中手抖了一下,最終薄膜上出現了明顯的分層。
兩次實驗失敗後,許秋決定先用玻璃片代替ito基片試試手感。
噴塗法比較節省溶液,1毫升溶液可以噴塗40次以上,而旋塗只能15次左右,所以也不怕浪費。
他使用上次剩下的溶液,經過十幾次的練習後,終於總結出了操作訣竅:
先將移液槍頭從中間剪斷,吸取20微升溶液,按下勻膠機的啟動鍵;
然後在槍頭距離基片約5厘米的地方,瞄準基片邊緣,以約45度夾角,瞬間將全部溶液擠出;
整個過程中,手抖動幅度不能過大,而且溶液擠出的速度一定要快。
數了下剩餘基片數量:一共24片基片,用掉了17片,還剩下7片。
許秋思索片刻,決定將實驗組b的條件變更為:
氯仿(10毫克每毫升,1:1)、氯苯(16毫克每毫升,1:1)、二氯苯(20毫克每毫升,1:1);轉速1000、1200、1500;噴塗法。
這樣,剛好可以再用掉6片基片,還餘下1片。
接下來的實驗沒出什麼意外,許秋將旋塗完成的基片溶劑退火、熱退火、擦片。
接著轉移至另一手套箱,裝好後,啟動蒸鍍裝置,開始抽真空。
最後回到辦公桌休息,坐等五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