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山中休憩 (第1/3頁)
窗稜雪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連幾天,謝夫人不僅主動免了緩緩每日的請安,還天天都帶著香月到信園來看望緩緩,怕她生病期間胃口不好,有時帶盤紅棗糕,有時帶盤豌豆糕,還給了緩緩一支小山參,說是等緩緩好利索了可以用來補中益氣的。
這幾天中,緩緩每日都按時按量喝藥,再加上休息得當,很快便好利索了。
緩緩自覺已經全好了,於是這天,早早就起來梳洗打扮。她的想法是,既然自己已經好了,就不好再讓身為長輩的謝夫人來看望她一個小輩,就該恢復自己對謝夫人的請安了。
緩緩趕在謝氏夫人往常來信園的時間前到了謝夫人的靜園,她出現的時候謝夫人著實驚訝了一番,趕忙扶起行禮的她,把她按到座位上,握著她的雙手對她上下打量,直到見她確實精神很好,身體也恢復如常,才相信她是真的好了,還不住的感嘆“年輕人就是不一樣,這麼幾天就好利索了。”
又悠閒的養了一些日子,這天謝夫人留徐趣和緩緩在她那裡吃午飯,飯間說起緩緩病了多日,在屋中待了許久,應該出去轉轉解解悶兒,謝夫人提出讓徐趣帶緩緩出去玩個幾天。徐趣聽後點頭稱是,說要安排一下手頭的事,可以去永和莊住個三兩天,應該過兩天就可以出發了。
緩緩第一次聽說永和莊,於是回信園的路上向徐趣問起永和莊,徐趣向她解釋永和莊是徐家在連嶺南側的原台山上的一處院子。緩緩還沒有去過山上的莊院,不知會是什麼樣的,心中既好奇,又期待。
徐趣很快便安排好了手中正在處理的事,謝夫人說起這話的第三天一大早,便帶上緩緩和小玉、又成分乘兩輛馬車向永和莊出發了。
一路上馬車馬步輕快,微風送暖,車窗外綠意滿窗,景緻盎然,山河爛漫,真是好一幅大美人間怡然之景。
出了上淮城,馬車又順著平緩抬升的盤山路而行。這時,下起了綿綿小雨,地面溼漉漉的,清新的暖風挾裹著濛濛的煙雨,沾染了氤氳的溼氣,溫柔的撫摸著萬物,帶著足夠生命力的植物也一個比著一個的顯露出頭角。
走了有一個多時辰,最後馬車在一片十分廣袤的平地上停下,這裡只是半山腰,卻有很大的一塊地,地勢十分平,緩宛若平地。緩緩驚訝于山上竟能有如此大的一塊平地,難怪這山叫原台山。
再看眼前,一個青磚碧瓦的小院子倚山而建,矮矮的院牆正中一個高大的雙扇木門,木門頂上一個木製的牌匾,匾上書寫著“永和莊”三個大字。小院似被雨水洗滌過似的,院前一條小溪潺潺流過,小溪邊幾棵垂柳碧葉新裁,柔軟的枝條靜靜的垂映在溪邊的小水窪中,幾隻燕子穿飛其間,不遠處桃花開得正盛,要知道此時山下桃花早已凋謝,這真是應了那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句。
緩緩用力的呼吸著山間清新的空氣,一旁的徐趣仰著頭微微眯著眼看著木門頂上的牌匾,彷彿這個依山傍水的小院子和那個牌匾牽動著他內心的某些回憶,讓他的思緒陷入其中久久不能自已。
忽然,吱呀一聲,木門開了,一個爽朗的男聲傳了出來“哎呀,公子,你們可來啦!”
緩緩定睛一看,一位農夫打扮的中年男人正推開木門,他身著褐色的衣服,腰間繫著一條藏藍色的腰帶,粗眉闊目,神采奕奕。他的身後跟著一位穿著深紅衣服,頭上箍著一條三角巾,農婦打扮的中年女人。兩人面帶真誠的笑意,一人開啟一扇木門站在門前招呼著徐趣緩緩這一行人和車馬。
“葉叔!葉嬸!”徐趣也向那對中年夫婦打著招呼,那音調是緩緩之前未曾聽過的,那是放下了心防,帶著由衷歡悅的聲音。
徐趣和緩緩一行人步入永和莊的院門,院子裡一排正房是坐北朝南的五間青磚房,大大的窗扇從齊腰高處向上延展足有三四尺,窗扇全部被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