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的阿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光元年,清明節。
空中雨細如絹,細針密縷將天地交織在一起。在迷濛黯然的天空下,感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憂愁與悲傷。
萬鼓嗚咽聲浩蕩,千歌悲泣凝惆悵。
雄渾磅礴的鼓號,悠揚起伏的禮樂相互重疊在一起。
天盛皇帝趙鈺泓領著文武百官從丹鳳門魚貫而出,沿著長長的石板路,浩浩蕩蕩的走向祭臺,場面聲勢赫奕。
繁複而莊嚴的祭祀儀式在這一刻展開,步驟之多,禮儀之繁,令人歎為觀止。
天盛皇帝趙鈺泓面容肅穆,目光深邃。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御用的金冠,緩步走向祭壇。壇上擺滿了各色鮮花和供品,金碧輝煌的祭器映襯著皇帝的威嚴。
隨著太監的一聲令下,禮儀官員們整齊列隊,手持香案、幡旗等祭祀之物。鏗鏘的禮樂聲響徹天宇,迴盪在皇城的每個角落。趙鈺泓高舉雙手,緩緩將香燭點燃,然後虔誠地跪拜在祭壇前。
壇下的趙錦樓銘記於心的只有一個個跪拜,聽令即跪,聽令即起,再次聽令又跪下。
一天下來,他已不知自己跪了多少次,向祖宗行了多少個大禮。
趙鈺泓在兩月前登基後,禮部王尚書和天機閣司晨國師便呈上奏章:
\"文武帝時,亂世頻仍,北厥賊患,為國疾苦。然而聖明天縱,威德兼施,化險為夷,保泰定寧。今當奠百神之廟,拜萬靈之像,以表我皇家之虔誠。”
趙鈺泓閱後,欣然應允,命禮部開始操辦此事。這場規模浩大的祭祀,不僅是向文武帝致敬,更是趙鈺泓向天下彰顯威儀的機會。
天盛王朝文武帝在世之時,兩次派兵出征北厥且都大勝而歸威震天下,有萬國來朝盛世之景。今新君繼位,為穩定國勢,自當彰顯王者風範,以護千里疆域。
然而,對於趙錦樓而言,這次盛典更似一場離別的儀式。
告別這座已經無牽無掛的皇宮,告別那些曾經疼愛他但是已經逝去的親人,告別這座承載著他最開心與最悲傷記憶的城池。
此次別離,不知何日才能相見,許是永遠,再也不會見。
祭祀大典後又等了兩天,趙錦樓和趙錦雲同天盛皇帝辭別後,便準備出發前往封地。
今日,四月初九,便是出發的日子,天空澄碧,纖雲不染,難得的好天氣。
陽光從嫩綠的枝葉透射下來,斑駁的光影在地上來回晃動。和煦的春風吹拂在臉上,令人心曠神怡。
趙錦樓站在王府門口望著天都城皇宮的方向,心中湧起一股不捨,似乎還有些不甘心。
這座天都城記錄著他出生以來的所有記憶,父王、母妃、皇爺爺、外公...,他最愛的人都長眠在這座城的土地之下。
就連陸姨和那個大他幾歲總是炫耀比他厲害的蕭昕,也在三年前離開了天都城。
這座城池早就只剩下他和錦雲相依為命,心中苦楚亦是無人訴說,如今他終於也要離開這天都城。
也許再過些時日他就可以見到蕭昕和陸姨。
這一別三年,故人再逢,只願君如初。
在南寧郡王府內,堆著堆大小不一的箱子,一隊下人正忙著把它們搬到門外的車隊上。一位小姑娘則在箱子堆裡叉著腰來回打轉。
“李叔,這些是我要給帶給陸姨的,這些是蕭昕哥哥的,你都放在最上面。還有這個是不常用的放在下面,先把這個搬上去吧!”
趙錦雲興奮地在一堆行李裡面轉個不停,一邊清點著自己的行李一邊還要指揮別人搬東西。
“這些郡主昨日都交代過了,老奴記著呢,都會按照要求放好的。郡主還是先去馬車上等著,這些交給老奴就行了。”李淮忙著指揮下人搬東西,同時也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