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聽收音機之外,每天就是在不斷地編織竹器,提高自己的技藝。現在痊癒之後,原本就不太愛出門的劉家宏就變得越發不願意下山溜達了。
這幾天,閒著坐不住的劉家宏,拎著工具,和張桂芝把劉家大院裡裡外外都清掃了一遍。牆角的枯枝敗葉,還有菜園裡還有果樹園之中雜草,還有池塘上漂浮的浮萍,都是他們清理的物件。
只是兩天時間,劉睿就覺得整個家變得整齊乾淨了許多,似乎能夠透露是一絲精氣神來,這和劉家宏生病期間有著天壤之別。
劉睿來到湖邊,遠遠地就看見張振光和幾個人影站在高地上,想必就是施工隊的人員。
看到劉睿到來,張振光連忙是把劉睿啦了過去,讓劉睿和幾個施工隊的負責人商量。
張振光知道自己的外甥有著很多的想法,索性就放手讓他去做,不然整天一手包辦的,他也不會成長起來。
既然舅舅對自己如此信任,劉睿也沒有客氣,面色自如地和施工隊的負責人談論起來了。
施工隊的負責人叫做馮建,長得高高壯壯的,留著絡腮鬍子,形象確實有點嚇人。梁村上下,小孩子沒有不害怕馮建的。小孩子哭得再厲害,大人就嚇唬說‘馮建’來了,還在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小娃子馬上就像關水龍頭一樣,止住哭泣。
對於馮建,劉睿可不陌生,他小的時候在張家大院,沒少被路過的馮建嚇唬,一直到了小學三年級之後,才逐漸擺脫絡腮鬍的陰影。
別看馮建形象粗獷,不像南方人,但是他心思細膩,為人異常精明。早在前幾年,就在大多數農民還緊盯著家裡一畝三分地的時候,馮建就開始組織一群村民,在青雲的村鎮上包攬建築工程。雖然他不是學建築出身的,但是他善於用人,也善於學習,很快的,他的建築隊就在眾多建築隊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十里八鄉最有名的建築隊。
這些年以來,隨著村民們的收入不斷提高,拆房蓋樓的村民是越來越多,馮建的建築隊也是如同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這兩年,馮建的建築隊已經發展到了青山縣城,成立了建築公司,開始承接一些社群建設、廠房承建之類的大型工程。
作為從梁村走出的能人,張振光自然是相當熟悉,因此養豬場的計劃一出來,他就聯絡了馮建。
馮建聽說老支書要建設養豬場,當然不會怠慢,親自帶著兩個技術人員趕回家,跟著張振光來到了高地。
這段時間,馮建沒少從其他人的口中聽說劉睿折騰的事情,知道這個劉家的大小子並不像年齡上表現得那麼稚嫩,倒不會因為是他出面和自己商量養豬場的規劃而輕視。
就這樣,劉睿、馮建還有兩個技術人員就沿著高地一邊走,一邊討論養豬場各個功能區的設定以及建設規格。
劉睿這段時間以來,接觸了不少的養殖技術資料,對於大型養豬場的規劃也有過相應的研究,再加上家裡養豬也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耳濡目染之下,並不僅僅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
馮建的建築公司前段時間也曾經承接過大型養豬場的建設,也擁有相關的經驗,並不是一點不懂的新手。
兩方遇到一起,再結合實際的情況,一個利用地形地勢、依照方位、風向等等因素綜合考量的設計方案就新鮮出爐了。
在高地的最中央,將會給規劃為肉豬舍、母豬舍、育崽室以及觀察室等等核心區域,這裡地勢開闊,輕易不會有汙染,可以保證豬豬們健康成長。
在高地背後的斜坡上,劉睿準備改造成一個大型的沼氣池,既可以減少豬舍糞便尿液對周邊環境的汙染,發酵之後的沼氣液更是可以成為菜園最好的肥料。有了這些沼氣肥,哪怕空間泉水讓菜園的產量和品質上幾個臺階,也是有藉口了。畢竟,在農業科普資料上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