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第1/3頁)
苜蓿血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月苦戰,孤立無援,原本上萬人的戰鬥力,除去犧牲的和傷病員,已經銳減到了幾千人,活動範圍也逐漸被日軍壓縮。看來,日軍向關內推進的計劃被七十九軍纏住、無法實施的時候,盛怒之下的報復之心蓋過了對於速度的追求,關東軍開始抽出一部分兵力,專心致志對付七十九軍,似乎要徹底拔掉這顆釘子,真正把東北變成臣服於自己的國土。
部隊的浴血奮戰,針對日軍的華北進軍計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拖延作用,然而就算是給日軍造成多麼大的損失,喻文州也明白,南京方面,是不會派兵北上,硬著頭皮沖向關東軍的老巢,對他們施以援手的。
原因既複雜又簡單,關東軍的強大本就讓總部忌憚、甚至是懼怕,加上這一支部隊是藍徵雲一手帶出來的,並不是國軍嫡系,人家犯不著勞師動眾耗費人力物力,去救一支所謂的&ldo;雜牌軍&rdo;。
這一邊沒什麼指望……那麼抗聯那邊呢?
不想還好,想到這裡,喻文州都禁不住苦笑。
東北抗聯,全名東北抗日聯軍,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由東北的抗日遊擊隊、當地民兵和義勇軍組成,民國二十五年之後,因為中央紅軍的長徵,抗聯和□□核心失去了聯絡,從此開始了在東北孤軍戰鬥的艱苦歲月。雖然七十九軍和抗聯同屬抗日部隊,但因為國共雙方的十年內戰,從立場上來說兩軍是敵對的,所以雙方達成默契不互相攻擊的同時,也就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戰略合作。現在國共的關係因為日軍的步步侵犯而有所緩和,明面上不合作,暗地裡,七十九軍和抗聯還是會有一些配合,原本在這個時候,求助於抗聯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可是喻文州的身份風波剛剛平息,不便再與□□有緊密聯絡,加上關東軍消耗七十九軍的同時也沒有忽視抗聯的存在,他們的根基和裝備,本就不如七十九軍,現下的處境比七十九軍更加艱難,再□□前來相助,可謂鞭長莫及。
自己,和東北抗聯的同志們都是這樣孤立無援,想要生存,唯有憑一己之力。後退,只有被消滅的結局。
哪怕是拼到最後一個人,至少可以用自己的血,溫熱倒下的這片土地。
四月中旬,七十九軍剩餘五千人,活動範圍僅限於大興安嶺的一片山區和一座小縣城。
到了四月下旬,卻只剩三千人,和一座縣城了。
七十九軍從建立到現在,從未遇到過今天這樣的困境,真真假假的策略用過了,瞞天過海不知算計了多少次日軍、逃過了多少次全軍覆沒的死劫,奈何敵人越打越多,手中的部隊越來越少,終於走到生死存亡的關頭,喻文州總是有通天的本領,也架不住這一出喋血孤城。
四月二十七日夜,天晴,弦月如鉤。白天又是一場苦戰,打到傍晚才結束,城內的血腥味好像都加重了一分。
今晚是黃少天在城內監督佈防,睡意也沒有光顧喻文州的思緒,他索性穿好衣服,起身出門。城裡的大街小巷,已經是滿目瘡痍,敵人的炮火一遍又一遍洗禮著這座不大的城市,企圖用這種無差別的殘暴攻擊摧毀七十九軍的抵抗意志。還好,喻文州未雨綢繆,在計劃駐軍於此之前,就加派人手在城內修整、擴大防空洞和地下通道,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這裡平民百姓、以及傷病員的安全。
至於迎戰接敵的戰士們,當初七十九軍白手起家的是他們,跟著藍徵雲將軍四處徵戰的是他們,現在一起面對危險困境的自然還是他們,敵人的攻擊越猛,他們只會越勇敢,絲毫不需要擔心他們對於抵抗的決心。
所以喻文州一路上看到的,是儘管疲憊,卻沒有恐懼的臉,和手中依然被緊握的槍。
怎能不感動。何其有幸,和這樣一群鐵骨錚錚的英雄同歷生死。
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