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墟之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新綠。
這幾首都是亮色系,而後面幾首可以統一當作暗色系。
這一章之所以寫的累,也是因為我越來越摳字眼了,儘可能地壓縮字數,還需要經常押韻,等等,以前我是懶得如此的,所以那時候倘若靈感不夠,寫出來的往往都是垃圾。
後面幾首,按理說就開始進入“都市”這個主題了,但其實我很久之前就一直想寫好都市風的詩,但是太難了,基本都翻車了。
這次也不例外。
因為我有種執念,我希望讓詩歌從古典束縛中走出來,更加現代化,我想過用現代詞彙取代“山水雲月風”這些古老意象,但很明顯這條路不通。
因為,像“麼麼噠,尊嘟假嘟,家人們”這種詞一出現我自己都要吐了,自然不可能用,但即便是“價效比”“維生素”“塑膠袋”“多巴胺”這種現代名詞,很明顯也不能讓人產生任何新鮮感。
我這才明白,現代人過於追求方便高效,使的大多數詞彙都有了極其明確的意思,但是也失去了延展性和想象的空間。
所以,這條路我覺得是錯的。
其實,這一章本來就是著重於“都市”和“現代感”,雖然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我覺得,有機會的話,將來再寫一章《曠野,都市,人(續)》之類的,補救一下也好,除了這章,還有秘境。
《秘境》是第四捲開始以來質量最好的一章了我覺得,但是題材偏鄉村風,還是不夠廣闊,後面我希望再寫一章《秘境(周遊世界版)》。
後半部分,“大眾化”我就不說了,反正你肯定能看懂。
“閃躲”,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帶點質問與氣勢的,感情色調有點像“不過問的青春”,這首算是簡化版吧。
“裝睡”也不說了,這首沒什麼記憶點,但是害得我寫了倆版本,還是不滿意,只好一直改。
“流浪漢”不再有質問,而是回到了內心的思考,有一種緩慢的沉重感,這首其實和之前那首“遺棄的夜晚”是同一首,只不過“流浪漢”寫的更加完整。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分為兩首呢?只發“流浪漢”不就好了?事實上這兩首的區別不止體現在字數上,“遺棄的夜晚”更注重表達一種情緒色調,而“流浪漢”則多了份傾訴感,更能讓人思考他傷感沉重的原因。
也可以這麼理解,“遺棄的夜晚”是寫給美感流讀者看的,他們只想看文字的絢麗,不愛看無病呻吟的廢話;而“流浪漢”是寫給孤獨感性的人看的。
“凌晨四點半的吉他”,這首是我寫的最累的一首,寫了一個版本,不滿意,又寫了第二個版本,還行,但是還是差點味,最後決定還是用第一個版本,但是精修了很多細節,絞盡腦汁的現編了些新鮮詞彙,如“虛飾”“試煉”“郵去”“船夜”。
這首我想追求的是一種鬆弛感,一種傷感但又不那麼傷感,甚至能自己看開還能自做灑脫的感覺。
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獨自在異鄉生活,半夜輾轉反側,只好在黑暗中抱著吉他,輕輕彈唱。
不過寫出來一看,發現自己並沒有刻意強調吉他(畢竟我特麼也不會),寫了半天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敘述點,雖然感情色調比較統一。
但總的來說,沒達到自己的預想,還是失敗。
至於版本二我為什麼不用,那我就發出來看看吧。
《凌晨四點半的吉他》(棄稿版)
路燈還在值守,
明天還在牽掛,
要做的事不算多,
假期卻不捨得睡。
悄悄寫下片言,
默默唸著不怕,
真的盡力而為了,
傷心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