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叩關長崎(四) (第2/3頁)
一萬隻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記得讓你們的人都躲遠點。這年月誰也不容易,都是為了吃飯,還是留著點小命最好。”
“炮?!”三名官員一聽這話大驚,這船上居然還有大炮!這事得趕緊回去稟報。該死的毛利家,你們到底搞了什麼事?人家現在上門討債來了。
“且慢!”
看到三人起身正要往繩網那邊走,趙新又叫住了他們。
“閣下還有什麼事?”
“我再說一點,別看我們這裡有唐人,就想去為難岸上的那些清國商人。你們要是敢派兵進唐人屋敷,我就炸平長崎奉行所的官廳。明天你們去請一些清國商人來這裡,我有事要跟他們談。”
看著眼前臉黑陰沉的跟鍋底一般的三個官員,趙新淡淡一笑:“魯壽山!”
“老爺您吩咐!”
“放梯子讓他們下去!”
很快,甲板上的一個絞盤開始轉動,白色的伸縮舷梯從船舷邊的架子上升起然後平移出船舷外;此時另一個絞盤放開鋼索,舷梯緩緩伸出,直到水面。
“你們!……”三名官員一見這場面,差點被氣死。他們轉頭再看船上一眾人看向自己三人那輕蔑的目光,頓時就明白了,人家就是在耍自己。
“豈有此理!我們走!”
等三人回到關船上時,聽到從雷神號上傳來的一陣大笑之聲。
丁國峰捂著肚子笑道:“趙總,你這可太壞了!你瞅那仨人給氣的,我都看不下去了。”
趙新面色平靜,等眾人笑過之後,淡淡的說道:“耍是耍完了,我們該準備戰鬥了。”
半個多時辰後,長崎奉行所官廳內。
“豈有此理!一群化外夷民,竟敢如此欺辱我國,還想炮擊岸上兵營,簡直不把我國放在眼裡!”
過了一會,戶田氏孟漸漸冷靜了下來,他轉頭對身邊的一名老年官吏問道:“五十八年前,長州藩究竟出了什麼事?”
那官吏隨即說道:“殿下,您記得‘須佐唐船’嗎?”
戶田氏孟迷惑的搖了搖頭,五十八年前,那會他還沒出生呢,誰有閒工夫管那些事。
“好吧,就讓我為殿下講一下事情的經過吧……”
那名官吏將當年的事逐一道來,除了幕府的官方說法外,他還提到了一些儒者筆談中對此事的記載。
話說江戶時代日本的幕府和各藩都設有儒者一職,擔任給將軍、大名講解漢學及有關學術方面的顧問。
在中國船漂到之初,各藩會派出儒者或是懂得漢文的人前往漂流地與中國漂流民接觸交談,調查漂流經過;而且他們還會與中國漂流民同船前往長崎,途中擔當翻譯。
因為受“鎖國”體制的限制,除了這些儒者之外,一般日本人均不得與中國漂流民接觸。
而在與中國漂流民接觸期間,儒者們常常就他們所關心中國問題以筆談的形式向中國漂流民進行詢問,這些筆談記錄有相當一部分都被完好地保留下來。
島國的儒者知道本國文化多來自中國,於是他們也常常把中國漂流民作為其中國知識的解惑者。
不過這些島國儒者非常看不起滿清,甚至還有儒者認為清廷皇帝是島國貴族的後裔,以此證明本國的優越。一個儒者就曾問過中國漂流民:“我邦乃是越前人。前年(多年前)漂到滿韃奴兒干地方。觀門戶神畫有源判官義經像(這是把中國門神錯認成了源義經)。世或稱貴邦太祖為源判官後。不知貴邦有傳之者乎?”
在場眾人聽了那老年官吏的一番講解,終於瞭解了五十八年的前的那件事。
“莫非這些人都是那些人的後代?”戶田氏孟疑惑的問道。
老年官吏搖了搖頭:“在下覺得不像,那些人都是清國人。可大船上的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