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革,效果有目共睹。雖然目下有人誹之謗之,皆為俗人一時偏見。辦大事者,不惟有超凡脫俗之才,亦要有堅忍不拔之志。雖遭人誹謗,亦不為所動。如此者,方能推動改革,方能中興華夏。
“歷史上,改革最力者當屬王荊公,也即王安石的熙寧變法。王荊公主張對北宋以來的制度進行全盤改革。可惜新舊黨爭勢同水火,熙寧變法最終失敗。北宋最終未能革除時弊,為金人所滅。
“民軍與華夏同文同種,而制度、文化、科技、風俗皆遠優於華夏,亦遠優於洋人。陳軍長有民軍作為倚恃,又受到朝廷認可,受封魔都道臺。為華夏中興計,軍長正應大展宏圖,在佔領區內力行改革,不必在乎那些流言蜚語。”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馮桂芬一向號召力行洋務,主張以華夏的倫常名教為本,輔以洋人富強之術。他是洋務運動的啟蒙思想家,其裁減冗員、精製規則、停捐輸、變科舉、廣取士、廢武科、採用西學、製造機器等建議基本都被日後的清廷採納。
馮桂芬說得很懇切,對民軍寄予厚望。陳城聽了他的話,感到很高興,趁機向馮桂芬丟擲了橄欖枝。
他說:“景亭老兄謬獎,對愚弟期望甚高,愚弟深受鼓舞。愚弟斗膽,想請老兄到江陰,作我民軍的顧問,襄助愚弟辦成這洋務、改革、中興大業。不知尊兄意下如何?”
馮桂芬頗感意外,連忙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敗軍之將不敢言勇。馮某不敢自不量力,充當民軍顧問,只願到民軍學堂作一學生,於老年學習新知識。還望軍長成全。”
馮桂芬話說得婉轉,卻隱然已經同意到民軍高就。
陳城高興極了,說:“景亭先生大才,若要到民軍學堂,我得備上一份豐厚的聘禮,請景亭兄做個國學教授。”
大家大笑。
陳城把目光投向沉桂芬,等待沉桂芬發表看法。
馮桂芬雖然也是清廷官員,但自1853年起便在蘇州辦理團練,脫離了京城官場。他與曾國藩一樣,是首批辦理團練的在籍大臣。
馮桂芬長於治學,尤其是經世致用之學,而非辦理團練,所以此次為長毛所敗。
沉桂芬就不同了,他久任京官,對京城官場動向一清二楚。京城對民軍持何種態度,沉桂芬也心知肚明。
日後,此人還將執掌中樞。若能爭取到沉桂芬的支援,民軍將在中樞得到強有力的奧援,於民軍大有裨益。
陳城欲探詢沉桂芬對民軍的態度,也就是想知道京城官場對民軍到底持何種態度。
只見沉桂芬沉思片刻,說道:“景亭兄所言極是。華夏內憂外患,列強虎視眈眈,若想中興華夏,非要改革不可,非要辦理洋務不可。
“民軍與華夏同文同種,崇文重教,與洋人、長毛迥然不同。陳軍長既已接受大清官職,痛打長毛,其心昭昭,日後必能成為我大清的柱石。”
沉桂芬說話慢條斯理的,給人一種很有定力的感覺。但他言語不如馮桂芬懇切,讓人感覺冷冰冰的。
他的話雖然客氣,但也明顯在警告陳城,要他忠於華夏、不得懷有貳心。
他年富力強,深受清廷中樞賞識,前途一片光明。馮桂芬兵敗蘇州,年紀又大了,仕途已然無望。
沉桂芬功名心重,還盼著日後入閣拜相矣,自然不敢貿然和民軍來往。
陳城見他態度冷澹,知道他心思京城,便說道:
“經笙兄說得對,我們民軍確實是有心想為朝廷出力。眼下,長毛仍熾,而不列顛、高盧國組成聯軍,剛剛攻陷廣州,恐怕不日就要北犯。世人皆猜測我有異心,說我儲存實力,敵不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