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5頁)
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體不累,但是也疲倦的很。有時火不大,要用燒火棍把柴來挑起來燒,一拉風箱,火噗的變大,噴小花一臉灰,嗆得難受,幾次之後,一頓飯還沒做好,廚房裡就都是濃煙。小花不敢呼吸,受不住只能找了塊布,打溼唔在口鼻上,眼睛也不敢睜,一開一會就會疼的刷刷的掉眼淚。就這樣,小花要一手拉著風箱,一邊注意佈會不會掉下來,一手要添柴禾,只能閉著往鍋底加,眼睛看不見,就會經常性的把火燒滅了。有時是,添得柴火太多,把火悶死了,有時添得添得柴禾跟不上燒的速度,燒著燒著就沒了,一頓飯甚至點好幾次火。
小花有時見了,氣得大罵一頓,吭吭的往身上捶幾下。這時小花就會弓起背來,以免打到其他地方,背還好呀,打完疼幾下也就沒事了。然後默默的再點火,繼續燒。小花寧願自己一個做飯,也不希望小花娘來幫她。少一頓飯,就像打一場仗,每次做晚飯了,小花都要大呼一口氣,心想終於做完了。
“娘,飯做好了,我給爹他們送飯去”。小花洗著手,朝小花娘喊道。看小花娘拿著簸箕正在挑高粱種,收了麥子之後就要種高粱。
等小花到時候,見自家的場子的已經潑了一小半了,相信今天就能夠潑完。
“二爹,三爹,哥哥,吃飯了”。小花來的久了,也染上了村裡人說話大聲的毛病。
村裡人沒那多講究,一般送飯,都是拿布包著高粱糰子,撈幾塊鹹菜,帶一葫蘆水,就行了。
小花把包袱放下,就四處晃起來,看看別人家的場地,跑到池塘邊看看。
村子西邊有一條小河,平時沒水,只有夏天雨多或是其他地方放水的時候,小河裡才有水。小河與池塘之間,隔著一片亂葬崗。據說是以前打仗的時候,死的人都埋到了那裡,後人也不敢在那種地,就成了亂葬崗,一般早夭的人村裡都會把他們埋在那裡。
小花膽小,以前就害怕墳地,現在穿越後更加害怕了,自己都能穿越,說不定還真有鬼。
。。。。。。。
地潑水後,還要鋪上乾草之類的東西,用石磙轉著圈的壓上幾遍,這樣才能把地壓硬實,壓麥子的時候,才不會把麥粒壓到土裡去。一般是用牛拉石磙,但牛在這裡是一大筆財產,能買的起得人家不多,小花家地不多,男人不少,所以多為男人拉石磙,爹爹和哥哥們輪流著來。
第二天一早,他們幾個就出門壓場子了,他們拉著石磙,一圈圈的繞著場子跑,壓場也是有講究的,不能上去就圍著場子一圈圈的只知道壓,要先選一邊,繞小圈的壓,然後,一圈圈地往外趕,,這樣才能保證各個地方都能壓到,並且比較均勻。
場子壓好後,把雜草收拾起來,掃乾淨,就可以曬著,等到割完麥子就好可以用了。
。。。。。。
“小花,起來了,要走了”二哥在窗戶外邊喊。
“奧,已經好了。”小花答應著,就開啟門看到一家人都收拾好了。小花昨晚上看到二爹在磨鐮刀就知道今天要去割麥子了。
小花家一共有八畝地,如果在現代的話,這八畝地產的糧食肯定夠家裡嚼用了,但是這裡是古代,雖然,物品已經很豐富了,但是產量不高呀。這八畝地有兩畝地是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哥個三畝,另外,還有幾厘的菜地,和幾分荒地。小花家三等地和荒地都是種的的地瓜,二等地也種了一畝,剩下的地種的是冬麥,冬麥收後就要高粱。地方的生長期長,要在春天種,所以,小花家只有四畝的麥子的要收,比別家要少多了。
10麥收時節(二)
小花站在地頭上,看著自家的麥地,小花以前家也是農村的,在讀高中之前,讀書之外的日子基本上是在地裡度過的。像割麥子自然不再話下,在沒上小學之前就開始提著鐮刀開始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