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2頁)
粉紅小白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本在前,只能高價,所以此菜只供應上等之家。你是這個意思嗎?」她道。
小郎君一怔,下意識點點頭,女郎這樣圓話,可見不會低看他。
趙玲瓏又額外問了幾句話,心中斟酌幾下,「你們幾人…」
幾位弟子的心猛地一提,只等女郎說出決定他們命運的話語。
偏偏外面一陣匆忙的腳步聲趕來,趙玲瓏話語被打斷,就見管事滿面慌張,聲音帶著焦灼,見著她人像是捉住救命稻草一般,「女郎,楊修年來了!」
楊修年…是誰?
胡師傅低喝一聲,見女郎一臉茫然,解釋道:「楊老爺子,就是在洛陽千秋宮做過御膳大家的楊修年!」
趙玲瓏想了一會兒,才終於對上號。
上一世她並不像這輩子一樣早早接受家中生意,所以並不知同行中人人尊崇的大家是誰。
那時候她重整家業,每到商會,總會有饗食大家提起這一位楊老先生。
那時,楊老先生已經離世,據說是小輩不懂事惹怒京中皇子,聖上發了大火,他氣急攻心,吐血而亡。
比起管事和胡師傅的受寵若驚,趙玲瓏便顯得有些過分鎮定了。
於她而言,這一位大家的聲名一直是口口相傳,便是曾經御廚出身,如今,在她眼中,不過就是一個上門食客罷了。
胡師傅恨鐵不成鋼地看她一眼,「女郎,這楊修年能給臉來咱們隱廬,不管從他嘴裡說個好壞,將來咱們名氣都是更是一層樓。」
管事忙不迭地點頭,「楊大家的脾胃刁鑽,他嘗一口,若是說你好,天下都認咱們好,要不還是您親自掌勺吧?」
趙玲瓏搖搖頭,指著灶上的罈子肉,「將這新菜送上他桌案便可。年長之人,吃食過分油膩不好,吩咐人做一道推紗望月送上去。」
別人還要再勸,就見方才離去的跑堂倌進來,「勺頭,謝九霄謝大人說,您若是真心感謝,不若親自一見。還有,路上有一老者,自稱姓楊,指明瞭要罈子肉吃。」
管事哪裡還站得住,哎喲一聲,又衝去接應招待。
胡師傅見趙玲瓏還是堅持方才的選擇,只好認了,心說年輕人還是過分張狂了。
二樓
東廂
楊修年等了片刻,耳聞推門聲起,偏頭一看,進來的還是那位管事。
管事一臉生意人的笑,拱拱手,「楊老先生,讓您久等了。」
身後的兩三個小廝端著盤子,俱是小碎步進來,不一會兒楊修年面前的食案就擺滿盤碟。
當中一青白小壇,正是他方才指明要的東西。
管家覷著對方眼色,最先將罈子蓋掀開,一等氣味彌散,「您是貴人,今日這一來,正好給我隱廬臉面,嘗嘗這道新菜。」
楊修年並未說話,另一側的青年輕哼一聲,「我叔父是千秋宮的御膳家,到你隱廬是給你臉面,怎麼不讓那什麼勺頭出來,竟是你這個老貨現眼?」
俗話還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呢。
管事平日裡迎客送往,哪一個不得敬一聲好稱,如今被一小子奚落,面上一僵。
楊修年心思都在那罈子肉上,分神揮揮手錶示自己並不在意。
青年尚不服氣,卻顧忌什麼,嘀咕一句後,幫著佈菜。
嶺南稻米不如江南,尋常人家素愛做粥湯,但趙玲瓏覺得米食幹,配湯菜還是淨食,滋味更好。
故而用輕甕烹製,出來的嶺米顆顆晶瑩,粒粒分明。
楊修年配著一罈子肉,接連吃了四五碗飯,猶自覺得不捨,青年早就看傻了,此時勸道,「叔父,醫者吩咐了,您該節制飲食。」
管事適時上前,將最角落的一青瓜盞開啟,「您若是意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