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布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聖上賜了他個崖州知府,崖州在大梁朝最南端,一塊需渡海才能過去的陸地。本不屬大梁,是先帝時,婁家軍平定南海時順便收回來的,設州沒多少年,知府倒是換了好幾個,據說大都是因水土不服告病的,也有運氣不好直接死在那的。
總之吳永算是高階流放了,聽到這個委任時,之前一直神采飛揚的吳永終於臉色刷白,差點連謝恩都忘記了。
在戶部的日子,陸放舟十分忙碌,他隸屬四司之一的倉部,管的是各種糧倉,物倉,銀庫之類的,正值用兵之際,錢糧都要從這裡出去,這裡的幾個郎中、員外郎和主事已經好幾天沒回家了。
一聽到皇帝新任命了個主事給他們,守著殿試放榜謝恩結束就把人拉去戶部幫忙了,也顧不上了教了,直接一疊東西往陸放舟的桌上一放,言:「看著學吧,能分擔一些是一些。」
好在陸放舟在家裡看慣了帳本,本身又是學經濟出身的,這一疊東西沒難倒他,緊趕慢趕的在天黑前也大致弄清楚了。
看得倉部其餘幾人甚是高興,忙中抽出了點時間,對陸放舟笑說:「來來來,本該是大家出份子出去吃一頓的,可現在事忙,只好將就了。戶部的伙食不錯,把飯食都端過來圍一桌就算請過了哈。」
說話的是倉部的一位郎中,約莫三十多歲,笑容十分真摯,語氣隨和,看著就親切,見陸放舟點頭同意了他的建議,甚是高興,還笑指著其他人:「我可事先告訴你們啊,這可算是我師弟,不能因著他是新人就往狠裡欺負他,把什麼髒活累活都給他幹。」
「你放心。」其他人忙點頭,他們倉部在戶部四司中算是比較和睦的,說話的那個郎中姓謝,叫謝林。謝氏自前朝便是大士族,又有從龍之功,因一貫低調,便是目前囂張至極的杜氏亦拿他們沒辦法。
謝林早年四處遊學,拜過不少名師大儒,他說陸放舟是他師弟,那陸放舟必然是師從某位大儒,怠慢不得。
陸放舟對大梁計程車族不是非常清楚,又初入朝堂,無從辨別謝林之言的真假,只得暫時靦腆的笑著應付過去。
待吃完消食的空隙,謝林悄悄與陸放舟道:「非是我誆你,師弟的事是真的,我早年遊學曾拜於孫閣老門下,你亦師從閣老,自然是我的師弟。閣老在長安城內還有其他門人,回頭得空了,我為你一一引薦。」
「這……如何使得。」陸放舟推卻,他無心官場,並不想結交這些人。
謝林識人眼光頗準,一見便知陸放舟想法,搖頭笑:「莫要推卻,你來長安城之前,我們幾個都收到了閣老的信,讓我們將來若有機會照應下你,閣老從不開口求事,這是頭一回,我們不能辜負閣老,你就更不能了。」
「嗯。」陸放舟默默點頭,心底有些泛酸,漊琰就這麼說離開就離開了他,他有一種整個世界都忽然塌了的感覺,直到謝林這會說起,陸放舟才想起他還有二妞,還有孫閣老,這麼一老一少的,本該是他挑著擔子照顧,結果卻累及孫閣老拉下面子幫他。
太不應該了!
陸放舟吸了吸泛酸的鼻子。
謝林看到笑了:「這麼就哭了?那回頭累死累活的別哭哦。」
「才、才不會。」陸放舟整了整神色。
「那好,今天先放你回去,好生休息,明日辰時必須到此辦公,不得偷懶。」
「嗯!」陸放舟點頭,他病還沒好,一天下來已經撐不住了,便不逞強,依著謝林的意思回去休息。
作者有話要說: 陸放舟:漊琰,親媽還沒把劇情走完/(ㄒoㄒ)/
漊琰(抱緊陸放舟,斜眼看):你,怎麼說?
蠢作者背心一涼,當即跪地:大將軍,有話好好說,君子動口不動手!!!!!!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