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紅妃去舞蹈室的背影,老夫子搖了搖頭。他之所以這樣輕輕放過,一來是優等生的優待,紅妃在他這裡的功課向來是上上等,面對這樣的弟子總是會不自覺松鬆手。二來大概是這樣的孩子在學舍見的多了,年紀小、學的多、心思重,春日裡睡不足打瞌睡也是有的。他又不是鐵石心腸,多少有幾分憐愛。
另一邊紅妃趕到舞蹈室的時候好歹沒有遲到,只是不能像平常那樣做充分的準備了,迅速做完一個熱身,還來不及回答孫惜惜『夫子打手板了?』的提問,陳玉卿善才就走進來了。
最近她們的舞蹈學習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雖然還是學一些基本動作,但在枯燥的基本動作之餘她們也開始真正跳舞了!
學習舞蹈基本功很重要,沒有學會走就想著跑是不可取的。但說實在的,也沒有一直訓練基本功,直到基本功全部掌握,然後才開始真正學一支舞的道理。這一方面是因為單純練基本功,搞搞舞蹈中『套路』一樣的東西是很枯燥的,即使學舍的舞蹈訓練並不在乎學童們是不是有興趣也一樣!
她們可以強制自己學枯燥的、不感興趣的東西,但積極性這東西是不由自己掌握的,興奮不起來就是興奮不起來。
而有沒有積極性往往決定學習效果和效率。
另一方面,基本功,甚至一些套路,都類似於舞蹈中的一個點、一個面,屬於暫停時截下的一個圖。這就算做到完美也不一定是一個好舞者,因為舞蹈是動態的表演,前後要連貫,每個點、每個面之間要『銜接』。
而學會『銜接』是看起來最簡單,也最難的一部分,絕大多數舞者都要用整個舞蹈生涯去求索。
所以一邊學習基本功,一邊排一些簡單的舞蹈就很有必要了。既能調動積極性,也能早早開始訓練『銜接』,培養舞者的『舞感』。
現在紅妃她們已經學了第一支舞《春花》了,這是此時著名的宮廷舞曲《春舞》中的選段。《春舞》算是此時教坊大麴中舞蹈動作比較簡單,規模也比較小的。正式表演也只是兩人對舞,旁邊不需要竹竿子朗誦、勾詞,舞者一般自唱(也有不用唱的表演形式)。
《春花》是《春舞》入破之後的高潮部分,可以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舞蹈段落。因為單純以舞蹈動作來說不算太難,常常被學舍用來給學童做『初嘗試』。
當然,舞蹈動作簡單不代表想要跳好這支舞就容易了恰恰相反,能將《春花》跳好的女樂屈指可數!
《春舞》這舞曲常用在宴席上勸酒,段落非常明晰,一般是一節表達一個春天裡美好的意象,然後以此勸賓客與主人飲一杯。《春舞》一遍,其實就是走過了整個春天。
整部《春舞》中,《春花》是春天到了極盛時的意象,而要表達意象、感覺,對於舞者來說本就很難,對此時的舞者更是難上加難——古人對『自我』的發現不足,任何一個種類的藝術相較於現代作品經常會顯得過於程式、剋制。
這倒不好說古代藝術就不行,只能說大家各有偏科之處。
陳玉卿帶著學生們練了兩個新的手部動作,然後就如大家所願的宣佈可以排練《春花》了。之前兩節課已經將《春花》的舞蹈順了一遍了,在不管動作是否標準的情況下,用功一些的學童應該已經能順下來了。但也就是這樣,陳玉卿也沒想過誰真能跳的有些樣子——直到她看到站在靠邊上的紅妃。
旁邊有個樂工執紅牙板為學童們打拍子,在這樣純粹的節奏聲中,更能看出小學童們如今跳舞只是『玩鬧』的本質。雖然她們已經經過了一些訓練,但訓練所得的經驗其實並沒有被轉化為實力,這個時候的她們學跳舞並不會比純粹的外行人強多少。
但但看到紅妃的時候,陳玉卿就意識到了,這個孩子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