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第3/4頁)
發達的淚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虎鬚子!可若是戴罪立功,就容易多了啊
隨鈺的話讓許多人跟著變了臉色。
今兒是咋了?
這一個兩個的,怎麼都替一個罪人說話?難不成真是要把沈文祁從大理寺獄中弄出來不成?
眾人觀望之際,京兆少尹孫旭向右一步,不急不緩道:“隨侍郎所言入情入理,臣附議。”
孟惟緊跟上去,道:“臣也附議。”
眼瞧著,鎮國公府的陸庭及陸燁,也紛紛出列,齊聲道:“臣,附議。”
長平侯向左一步道:“臣也附議。”
有了帶頭的,跟風的便多了。
那些與鎮國公、宣平侯府交好的世家子弟也紛紛出列。
李棣握緊了拳頭,雲淡風輕的臉色漸漸皸裂。
左相右眼皮狂跳不止,正要開口,只見大理寺卿周述安也向右一步,凜聲道:“臣也附議。”
周述安在京中雖無世家大族那樣深的根基,可他在寒門子弟間的名望無人能及。
他一開口,不僅讓大理寺的眾官員一同出聲附和,更是帶領朝中一些清流,也跟著開口喊起了附議二字。
沈文祁入獄的原因,誰心裡都有一把尺。
見此,太子眼眶不由一紅。
沈文祁做過太子中允、做過太子詹事,輔佐了病弱的他整整七年。去年十月他護不住他,護不住沈家一家,他已是萬分愧疚,今日,他絕不會再重蹈覆轍。
太子抬眸,堅定道:“兒臣附議。”
太子開了口,洪御史、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刑部侍郎等太子門生也跟著站了隊。
大勢所趨之下,有些看不慣許家的小官也紛紛折腰。
附議二字,一聲接著一聲,迴盪在宣政殿內
成元帝看了看手中的兩本書,深呼一口氣,似下了什麼決定一般道:“宣沈文祁進殿。”
周述安給慕少卿使了個眼神,“回大理寺獄,快。”慕少卿點頭。
半個時辰後,宣政殿的大門緩緩開啟,沈文祁在百官的注視下緩緩走來。
回想一下沈家女的容貌,便能猜出沈文祁當年惹了多少長安小娘子傾心,說是貌比潘安不為過。
灰色的囚服破舊不堪,十個月的牢獄之刑,令他雙鬢全白,曾經意氣風發的雙眼也變得疲憊又渾濁。
昔日的風采,早已不在。
可唯獨那一身風骨沒變。
他走進大殿之中的模樣,十年如一日。
忠肝義膽,未曾改變。
他跪在大殿中央,挺直了背脊,緩緩道:“罪臣沈文祁拜見陛下。”
成元帝眸光微凜,用手指點了點膝蓋,半晌才道:“起來吧。”
“謝陛下。”
“眼下豫東、魯西、冀南蘇北等地洪水橫流,南北漕運徹底癱瘓,你有何看法?”說罷,成元帝將手裡的快報和摺子遞給了內侍,“拿給他看。”
成元帝的話說到無比自然,好似沈文祁還是往日的工部尚書一般。
雖然大致的情況太子已交代過,但沈文祁仍是仔細又仔細地看了一遍。
四周的呼吸聲好似都窒住了一般。
須臾,沈文祁抬頭道:“回稟陛下,治水還是要以堤防為先務,不過或疏、或蓄、或洩卻要因地制宜,依罪臣拙見,這水患如此嚴峻,還有一重要問題。”
沈文祁重重地咳嗽了幾聲,道:“再怎麼修建堤防,也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其根本就不在堤防,而在沙。只有阻止泥沙下行,才是治河之本。”
“你心中已有了決策?”
“是。”沈文祁道。
成元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災情緊急,朕命你為河防使,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