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酸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題是說:一斤絲線,價值三百七十五文錢,七兩半的絲線能值多少錢?
這一世,銖是重量單位,24銖便是一兩。
雖然家常買賣東西都是按十兩一斤,但《九章算術》裡的一斤卻是按照十六兩一斤來計算的,如此倒是用書裡的,比較不容易出錯。
趙平悅剛要撥算盤,姜大太太便開口了:「這題我要你給我兩個答案,既然說了這題難,總要有點要求。」
趙平悅頓了頓,她懂她婆母的意思。
事實上「一斤十兩」和「一斤十六兩」在這個時候時是並行的。
十兩制多用在日常生活中買賣普通貨物,如:菜,肉,米,面等等。而十六兩制則是用在兌換金銀及買賣藥材等相對而言精細的東西。
商人間常說的「大秤進,小秤出」就是買的時候以「十六兩」收,賣出則以「十兩」出手,賺取中間的差價,總不好白忙活吧!
這也間接地也指明瞭這兩種度量制度是並行的。
至今在臺港澳地區買賣金銀及名貴藥材(如:燕窩鹿茸)仍是「十六兩」的斤制。
趙平悅先是用十兩制計算,得出兩百五十八錢四分錢之三這個答案。
後是用十六兩制的方式再得出一百六十一錢三十二分錢之二十三的答案。
姜大太太覺得,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該表揚還是得表揚:「平悅真是聰明,答得完全正確,今兒的課程就到這兒了,下午的時間你可以自己支配,你奶小廚房的大師傅又研發了一款點心,待會兒我讓我身邊的彩月給你送些來」。
「謝謝婆母」趙平悅很是開心,不光是得了點心,更是因為得了婆家的認可。
姜大太太摸摸她的一頭軟毛,「以後叫娘就行」。
「是,娘」。
趙平悅倒是心大,臨時改口也沒有任何彆扭的地方。
第二日便是緊張的課程,除了跟著姜雨一同上的插花,詩詞之類的課程,每日下午還要跟著姜大太太學習一個半時辰的算學和半個時辰的管家之道,好叫她儘快熟悉自家的產業,以後也學著打理,畢竟她名下的嫁妝包括的產業可是還有不少。
而這些私產自然也包括人口。
「平悅,你嫁過來也近半個月了,可曾留意過家裡下人到底有多少」
趙平悅想了想,說道:「留意了一些,似爺爺奶奶叔叔嬸嬸爹孃身邊各有兩人服侍,這便是十二人,魚林哥哥墨兒弟弟姜雨妹妹還有我身邊常跟著的都是一個人,這又是四人。
人家裡常見的下人還有一個管家,兩個門房,兩個花匠,奶奶廚房做點心的大師傅,只家裡洗衣做飯的下人不曾見過,所有人加一起,想來也不止二十三人」
姜大太太很是贊同「你觀察的倒是仔細,咱家人口多,自然下人不少,大部分的下人都是從小就買來的,身契都握在手裡,這種人,最是忠誠。」
「似廚房忙活的便有三人,還有個管府上採買的,另加兩個浣洗衣物的婆子,和一個總管雜物的,哪處缺人往哪處調,如此算來,光是下人便是二十八……」
乖乖,那加上主人就是三十九……
「忘記說了,前些日子說是你要進門,你爹又去人伢子那挑了個小丫鬟,如此,下人便是二十九人」
趙平悅心說:什麼叫家大業大,可算是體會到了。
雖不是什麼動輒幾百號人的世族大家,可現如今這日子過的,她已是相當滿足了。
之後,姜大太太便拿了份往年的帳冊給她,讓她自己先看著,不懂就問。
帳冊上頭記錄的大多都是土地收入,有一年兩熟的,有兩年三熟的,另還有些畜牧的產出……雖是繁瑣了些,倒也看得懂說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