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從小事做起 (第1/2頁)
懶癌一百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不是看著朱雄英長大,如果不是知道朱雄英的性格,朱靜婉真的要懷疑自家那個侄兒性格突變。以前那麼聰明懂事的孩子,怎麼現在盡是在做一些荒唐事。
一開始也就是一些侍女練習女紅,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覺得這很有可能也就是皇長孫節儉,想著要讓侍女做些事情,做些衣裳賞賜給百姓、軍士。
真要是這麼做一點都不要奇怪,在應天府的時候,馬皇后就是這麼做的。
可是慢慢的就有些不對勁了,這些侍女不是在縫補衣裳,她們要縫豬皮。再往後發展一下,就是要將豬肉給縫起來。
這就有點荒唐了,更加荒唐的大概是皇長孫嚴令一些御醫教授侍女醫術,也就是古籍當中的一些縫補刀劍傷的醫術。
“南丁格爾好像是細心照料傷員,讓傷員的死亡率下降到不到百分之三。”朱雄英就在琢磨著,仔細的思考著,“好像那些人也是因為沒有得到照料,所以傷口感染導致死亡率高。那都是一戰左右的時間吧?”
傷員必須要照料好,尤其是在古代,傷員的致死率、傷殘率更高。
要說軍醫這些也很早就有,漢代的時候就有了。而在宋代的時候,軍醫更是比較常見的,所以也會有酒來清洗傷口。
明朝也有軍醫,作戰的時候就多徵召軍醫。在京軍當中就有太醫院派遣的醫官,但是醫官的比例很低,將近一萬五千人才配一個醫官。
不過這些也就是正式的醫官,是有‘編制’的。而那些民間徵召的大夫等等,出征的時候也要跟著,他們就不算編制裡了。
這肯定就不行了,就這樣的一個配比,傷員要是能活下來,真的就是要看運氣了。
朱靜婉拿著幾封書信,雖然她是公主、是朱雄英的皇姑,但是想要進朱雄英的書房也要說一聲。這些分寸朱靜婉一直都很清楚,比如說她一直都沒有去過武英殿、文華殿,那是她父皇、皇兄處理政事的地方,再受寵也不能去那些地方。
看到朱雄英在寫著什麼,朱靜婉就笑著說道,“雄英,來了幾封家書。”
朱雄英就忍不住抱怨起來了,“小姑,俺也就是惦記著照料軍士,你們非得說俺胡鬧。這幾日來的家書都勤了幾分,俺也沒少被埋怨。”
朱靜婉就說道,“這事俺要是不說,其他人也要說,這些都瞞不住。再者說了,你真以為刀劍傷就跟縫衣裳一樣?俺就問你,你給皮肉縫好了,那以後線如何取了?”
這也是一個技術難題,縫合傷口雖然古代看似也有一點技術,但是縫合傷口的線才是大問題。要是不能取線,傷口縫合就沒辦法做好,縫合手術的效果就非常一般,甚至後續的麻煩也很大。
朱靜婉將幾封家書遞給朱雄英,笑著說道,“這些事情你自己掂量,只要你不是鬧的過火,家裡頭也不捨得多說你。”
“這倒也是,俺就是知道這些才這般大膽。”朱雄英隨意的掃了一眼火漆,然後拆開信封,“也就是俺爹捨得說幾句,不過有祖父和祖母護著,那就沒啥好怕的。”
有著這樣的兩座大靠山,朱雄英確實有資本肆無忌憚,根本不需要擔心惹出亂子。
果然不出所料,朱標相對嚴厲一點,稍微批評了一下朱雄英。也是在告訴朱雄英要本分,這才是皇長孫應該做的事情,本分就是最出色的表現。
老朱看起來也是在仔細的詢問,想要知道朱雄英的一些動機。也提醒朱雄英,自古以來在戰場上都是死傷無數,就算很多人在想辦法,可是依然沒辦法降低死亡率。
慈不掌兵,這一句流傳甚廣的統兵古訓很有道理。掌兵不是不能有仁愛之心,而是不宜仁慈過度。不該在這樣的事情上花費更多的心思,與其考慮這些,不如多多練兵。
馬皇后和常氏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