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兩個人在一起說真話 (第1/2頁)
山區農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聞言,王滿銀笑了笑問:“多打糧食,分到社員手裡就真多了?”
聽到這話,少安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明白姐夫的意思,田裡多出產糧食,並不意味著社員家分的糧食就多。
現在有句話叫“夠不夠,三百六。幹不幹,都有飯”。
意思說的很直白,不管生產隊田裡出產多少糧食,農民每年最多隻能分到360斤,封頂了。
至於多出來的糧食,是要對上邊進行支援的,生產隊根本不無權處理……
如果私下裡多分,屬於“瞞產私分”,要犯錯誤的。
而如果生產隊收穫的實際糧食低於360斤這個標準,卻可以吃到上邊的返銷糧,補滿缺額。
從這個角度來說,還真是“幹不幹,都有飯”。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拼命的幹。
孫少安之前根本沒往這裡想,現在聽姐夫一說,感覺腦袋裡好像多了團迷霧,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有些不甘的出聲道:“姐夫,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咱們農民只能一輩子當受苦人。”
“解決的辦法有,但是你不能做。”王滿銀含糊的來了句。
說白了,就是“瞞產私分”。
在這方面,南方人頭腦非常靈活。據後世的一個調查顯示,南方某個鄉鎮近三百個生產隊,除了48個小隊自覺實報外,剩餘二百多個小隊都瞞報產量,佔了總生產隊的82。
不過這種方法有很大風險,王滿銀不希望大舅子在這上邊栽跟頭。
沉默片刻,他又出聲問:“少安,你想在農村紮根一輩子,還是走出去?當個工人,或者其他的。”
“要有機會的話,我當然願意走出去。”孫少安毫不猶豫的回答。
他骨子裡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只是這個年代找不到其他門路,只能將一身精力發洩在田地之間。
“那就等機會,總會有的……”
其實這個時代農民的上升通道並未被完全堵死。
一方面可以透過當兵來跳出農門,在部隊幹得好,是可以提幹的。另一方面就是透過招工吃上商品糧。
據王滿銀所知,每年上邊都會給公社一些招工指標,最後有部分會分到各大隊。
當然這些指標根本不到普通社員手中,早在大隊便被內部消化了。
還有一個,工農兵推薦上大學。
王滿銀盯上的,就是這些出路。
雖然很難,但事在人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只要運作得好,還是有一定機會跳出農門的。
“少安,現在有些話,只能聽不能信。凡事自己要多想想,不能人云亦云……不管什麼時代,當一個純粹的農民都沒有前途。要想把這爛慫的日子過好,出路只能在外邊。所以你不要盯著村裡的一畝三分地,眼光應該放長遠一些……這些話你慢慢悟,就不要和其他人說了。”
關乎自家大舅子的未來,王滿銀一口氣說了很多,不少話都是犯禁忌的。也是知道大舅子肯定不會告自己的黑狀,他才敢這麼說的。
後世有句名言用在當下非常恰當,“兩個人在一起說真話,三個人在一起說閒話,四個人在一起說廢話”。
以王滿銀的小心謹慎,如果現在身邊有第三個人,這些話他打死都不會說出口。
“曉得你為我好,姐夫,這話我不會和任何人說。”聽著分析,孫少安對自己這個姐夫的認知又提高不少。
姐夫真被人小瞧了!
父親孫玉厚沒上過學,當了一輩子受苦人,說起種莊稼伺候牲口頭頭是道。但對於生活的道理,父親能傳授的經驗並不多。只知道叮囑他做人要老實本分,遇到不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