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完介紹信,也到了晌午,劉青山就在公社食堂買了四個大白饅頭:五分錢再加二兩糧票一張。
又花了一毛二分錢,上來一大盆雞蛋湯,劉青山先給爺爺盛了一碗,剩下的,小哥仨分了。
老爺子一碗湯一個饅頭就夠了,剩下的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主兒。
平時過年過節能吃一頓白麵饅頭就不錯了,這點哪夠啊,所以空閒的腸子,還是用帶來的貼餅子湊數吧。
劉青山咬了一口大饅頭,鬆軟而又有嚼勁,帶著麵粉發酵之後的香味,細嚼之後還有淡淡的回甘。
你說,後來咋就吃不出這個味了呢?
一共花了三毛二分錢和八兩糧票,四個人也算吃飽喝足。
出了食堂,大頭和二彪子興高采烈地推著車回去了,劉青山和爺爺則在道邊的樹蔭下等客車。
這一天就一趟,萬萬不能錯過。
好不容易,客車來了,上車買票,女售票員一瞅劉青山還挑著擔子,掛著倆花簍,就橫眉立眼地吆喝道:「把東西放車上邊的馱貨架上!」
這個年代,服務業的服務態度普遍都不怎麼好,人家都是吃公家飯的,感覺高人一等。
對了,這會兒的大客車,都是在外面的車頂上,有裝貨的架子。
乘客取放貨物的時候,要從車後邊的一個小梯子爬上去,把貨物放好之後,最後再罩上一個繩子編的大網。
花簍裡面裝的可是寶貝,哪能放車頂上,萬一顛噠掉了咋整啊?
劉青山就笑著套近乎道:「姐,你看你長得這麼俊,要是不瞪眼睛,肯定更好看。」
撲哧,女售票員被他給說樂了,擺擺手,叫他上了車。
看來出門在外,嘴甜點還是有必要的。
一路顛簸顛簸,搖搖晃晃到了縣裡。
透過車窗,劉青山打量著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小縣城:沒有高樓大廈,最高的樓房也就四層。
路上的行人,也大多騎著腳踏車,車把上掛著個兜子,一臉的祥和滿足。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生活節奏還沒有飆起來,人們的生活雖然艱苦樸素,但是有滋有味。
要是單論幸福指數的話,估計這時候的人是最高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不是很大。
一路走馬觀花,劉青山也沒琢磨出來什麼短平快的賺錢方式。
就連原本來縣城賣菜的打算,都有點動搖了,因為路過菜市場的時候,他意外的發現,竟然很繁榮,根本輪不到他當出頭鳥。
這兩年,上邊的政策鬆動了,於是早就憋得狠的人們,爆發出了空前的熱情,一個飛速發展的大時代,即將來臨。
第7章 時髦青年
第二天中午,劉青山挑著擔子,領著爺爺,渾身騰騰冒汗,下了綠皮火車,出了人潮洶湧的春城火車站。
跟縣城相比,春城這樣的省會城市則多了幾分色彩:來來往往的人們,衣著更加鮮亮,穿著連衣長裙的大姑娘小媳婦也不少。
路上除了公交車,也有一些綠色的大解放貨車,偶爾也能看到黑色小轎車,引得人們紛紛投去羨慕的目光。
道路兩旁,也多了些樓房,店鋪的招牌,也五顏六色的。
如果說,在夾皮溝和青山公社,看到的是一幅黑白照片的話;那麼春城就已經換成彩色的,而且,還會越來越多彩。
「城裡比從前可熱鬧多嘍。」
爺爺雖然看不清楚,但是耳朵裡傳來的車輛鳴笛聲以及喧鬧的人群聲,還是叫老人家感嘆了一句。
老爺子可不是一輩子沒進過城的小農民,人家當年也是吃過見過的。
「爺,先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