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發揮戰鬥力。曾經在靶場中打出了兩分鐘3發的驚人射速,並精準地擊中了三百米外的炮靶。br/ 而紅夷炮動輒需要十幾名炮兵協同操作,若是架在炮車上則需要八匹馬合力才能拉動,射速更是慢的離譜,一分鐘都不一定能打出去一發。br/ 但“九頭鳥”只是崇禎對原有火器的合理改進。真正開了“金手指”的,則是新軍手中不起眼的火槍。這種被新軍稱為“猴銃”的新式鳥銃,因槍機上印了一隻皇上“御筆”所畫美猴王而得名。這其實是來源於崇禎對系統的深深怨念。br/ 【印度款“褐貝斯”燧發步槍製造技術/480點數】br/ 幾乎花光了從新手任務的500點數,崇禎一到福建就兌換了這種經典步造技術。這種步槍是1714開始研製的國王型褐貝斯的縮水版,或者說猴版。而且崇禎自己看了看手上手上附贈樣品原槍br/ “系統啊,你這是趁火打劫!猴版的英國火槍你也要價這麼貴。這也就算了,為什麼上面真的有一隻跳舞的猴子!”br/ 【沒文化,那是東印度公司的獅子,不是什麼猴子。我怎麼可能把你當猴耍呢?我有坑過你嗎?手動滑稽。】br/ “手動滑稽你也別說出來啊!”br/ 作為英國佬在步槍上的得意之作,褐貝斯從1722年研製成功後就幾乎沒做什麼大的改動,但是由於步槍的裝備量太大,為了節約成本(便宜)增加可靠性(耐操),英國佬一直在對“原型機”進行縮水。br/ 而作為縮水版的縮水版,這種在印度製造的“猴版”步槍削短了槍管,簡化了槍機,成本不到2磅(2磅的購買力約合1000人民幣),僅在1804年至1815年間就生產了160萬支。br/ 對於完全依靠純手工生產的新軍,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之必備良品。br/ 但儘管如此,在福建的六個月,靖海軍也是僅僅生產了兩千支步槍,僅僅是人手一支的程度。br/ 而在此時的歐洲,雖然早就出現了燧發槍,但因為發火率的問題,可靠性不佳,遲遲沒有大規火繩槍依舊是主流。猴版褐貝斯作為帶刺刀的燧發槍,也可以算是獨領風騷了。br/ “嗚~~~~”br/ 次日午後,城門上衛兵吹響了號角,這是敵人來襲的預警。br/ 正在大營中看著“雜誌”的崇禎把書放回床下,走出了營帳。br/ 靖海軍的官兵正迅速進入陣地,這是他們第一次經歷實戰。br/ 鄭鴻逵早已在城門上站定,指揮著新軍列陣佈防。孫和京在帶人對紅夷炮做最後的檢查,這些臨時用鐵鏈固定在夯土上的重炮非常不穩定。br/ 移民中的青壯也拿著弓箭長矛,提著石頭走上了城牆,他們是最後一道防線了。br/ 十餘面象徵著西班牙殖民帝國的聖安德魯斯十字旗幟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br/ 五個千人方陣緩緩從地平線上出現。每個方陣居中的200名長矛手組成密集的槍林,四周800名火槍手的火繩已經點燃。他們排著縱深20列的密集方陣,沉悶的腳步聲已經傳進了明軍的耳中,嚴整的佇列震懾著這些初戰新兵。br/ 如移動的堡壘一般,縱橫歐陸數百年的西班牙大方陣第一次出現在遠征軍面前。br/ 城主胡安和他的炮兵走在後方。他躊躇滿志,這隻未嘗敗績的精兵是他賴以和印第安人作戰的倚仗。br/ “嘿嘿,這群呆子中計了。”看到望遠鏡中的情景,鄭鴻逵的嘴角露出狡黠的微笑。br/ 西班牙人一步步靠近,離明軍陣地還有一千米不到。br/ “全炮隊聽令,一發齊射,放!”孫和京揮動了手中的令旗。br/ 遠方的明軍陣地發出明亮的火光,隨後是數聲沉悶的炮聲。五個黑影越來越大。br/ 胡安心中暗道一聲不好。他瞪了一眼身旁魯伊斯br/ “這就是你說的掄大斧頭的土著?”br/ 四發打偏,只有一發炮彈落在了西班牙人陣前。巨大的彈丸彈起,躍入了陣中,第一排的方陣兵連慘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