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期間,還接待了我的老部下、朝鮮籍老戰友宋德萬來訪。宋德萬原是我師四一八團二營營長,他從參軍後,整個解放戰爭期間,一直在我任團長的四一八團工作,是我看著他從一名青年學生,成長為部隊基層指揮員的。一年多前,我們正在湘西剿匪時,韓戰爆發,他和其他朝鮮籍幹部戰士一起,奉召回了朝鮮。部隊入朝後,我就聽到他已經任平壤近衛師少將師長,負責平壤和金日成的警衛和安全工作,很得金日成的信任。他也非常關心老部隊的情況,多次用各種方式和我們聯絡,由於戰事緊張,一直沒有機會見面。當他得到我們在龍化裡整訓訊息時,戰事也相對地平穩一些,就帶著隨員,來看望我們了。
對宋德萬的來訪,志願軍各級領導都很重視,軍裡通知我們要接待好。1951年12月28日他直接來到師部,我組織機關人員列隊歡迎他,召開全師幹部大會,請他介紹回國後的情況。他對在我軍受到的培養鍛鍊,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最困難的時候,入朝參戰,並連續取得幾次戰役的勝利表示感謝和祝賀,對我們四十七軍,對一四○師,更表達了特殊的感情,對我們剛剛粉碎了敵人的&ldo;秋季攻勢&rdo;並取得重大勝利表示祝賀。他在師部住了一天,就到他的老部隊四一八團去了,四一八團全團上下熱烈地歡迎他的到來。
他在四一八團會見老朋友,同老戰友座談,回顧在四一八團時的戰鬥經歷,介紹朝鮮的情況,兩天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老部隊。宋德萬,祖籍朝鮮釜山。日軍侵佔朝鮮後,進而又侵佔我國東北,它為了長期霸佔我東北,以幫助中國開發東北為名,強迫朝鮮移民中國東北。宋德萬隨其父輩被迫來中國吉林延邊屯墾。日本投降時,宋德萬正在吉林工業大學上大學。由於蔣介石發動內戰,他無心繼續學業,想回延邊家裡。幾經周折,走到吉林榆村窮困潦倒,飢餓暈倒在街上,我命人扶他到部隊查病,餵飯。他的身體恢復後,便要求參軍。他有文化,肯鑽研,進步很快。開始在營部當文書,後來當參謀,又到四一八團二營任副營長、營長。1950年4月,他在回朝前,專程到芷江師部看我,除表達惜別之情外,還向我請教帶兵打仗的經驗。當時我曾把我1938年3月抄錄在筆記本上的一首嶽飛的詞《滿江紅》,撕下來給他,作為臨別紀念。這首詞曾激勵我投奔共產黨,抗日救國,希望對他也能有所啟迪。據他講,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這首詞對他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據宋德萬介紹,從四十七軍回朝鮮的3900多人共編成一個團,回到朝鮮後編為第十八聯隊。原在四一九團擔任營長的張教德擔任團長,宋擔任副團長。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進展神速,很快越過&ldo;三八線&rdo;,解放漢城,推進到大邱、釜山一線,南韓的李承晚政權危在旦夕。為了挽救李承晚政權,美帝國主義當即進行武裝干涉。9月15日,美軍以7萬之眾在260餘艘艦艇、近500架飛機的配合下,從朝鮮峰腰部的西海岸仁川登陸,迅速向漢城、水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所謂&ldo;聯合國軍&rdo;和南韓軍隊共10個師從正面向朝鮮人民軍反攻。朝鮮人民軍被迫退卻,許多部隊來不及轉移,即被擊潰、打散。十八聯隊亦遭到很大傷亡,團長張教德在大田同美二十四師作戰時光榮犧牲,剩下的700多人由宋德萬帶領,在敵後開展遊擊戰,堅持四個多月,並使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
志願軍入朝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後,宋部同我志願軍在鐵原、漣川會師。他們克服許多艱難困苦,堅持敵後戰鬥,輾轉回到後方,受到金日成首相的接見,並給予高度評價。金日成認為中國回來的十八聯隊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能在敵後堅持四個月,並能安全地撤回,簡直是奇蹟,遂將十八聯隊擴編為近衛師,任命宋德萬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