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54年工商業改造時,他參加公私合營。&ldo;十年動亂&rdo;中被掃地出門,遣送回東北榆樹縣老家,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落實政策回到北京。1988年,北京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我被選為副會長。一天,黃埔同學劉景林(時為河北省政協委員)來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來家裡小坐。閒談之中,他談起崔中洲也在北京。我馬上找到崔中洲,邀他一起參加黃埔同學會。後來我們經常見面,一起談論軍校的同學和往事,我們還聯名給臺灣的同學寫信,邀請他們回大陸來相聚。一次偶然談起平津戰役,才知道他當時防守大、小紅門一線。我們兩人一個在城裡,一個在城外,同窗同學差一點就真槍實彈地打了起來。
3、向江南進軍,參加宜當戰役
1949年3月平津戰役結束後不久,東北野戰軍在休整期間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下轄13個軍,總兵力約88萬人。一個月後,四野在原有第十二、十三兩個兵團基礎上,成立了第十四、十五兵團,每個兵團轄三個軍。我軍隸屬於第十三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蕭華任政委。
在組建四個兵團的同時,上級對各軍軍政主官作了部分調整。原四十七軍軍長梁興初調任三十八軍軍長,原三十八軍副軍長兼參謀長曹裡懷調任四十七軍軍長,政委仍由周赤萍擔任。曹裡懷是我進入東北時的老領導。我的老首長、一四○師師長劉轉連升任四十八軍副軍長,師長由四十七軍副參謀長劉子云接任。人民解放軍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大量殲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已將戰線推向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了配合渡江作戰,鉗制白崇禧集團,中央軍委令四野十二兵團蕭勁光部的兩個軍組成先遣兵團於3月初先行南下,攻取信陽,威脅武漢,配合第二、三野戰軍奪取南京。4月20日,以張治中為代表的國民黨和談代表團在北平與我黨進行談判,達成初步協議,但南京政府卻拒絕了我方提出的和平條件,和談破裂。21日,第二、三野戰軍發起了渡江戰役。23日解放南京。
在渡江戰役發起前一週左右,我們四十七軍奉命從河北固安出發,沿平漢路南下,向河南進軍。此時,四野先遣兵團四十三軍已先後解放了鄭州、信陽、南陽等地區,河南境內僅安陽、新鄉尚被國民黨軍佔據。為此,四野命令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第四十二、四十七軍,會同華北軍區第七十軍發起安新戰役。圍殲安陽的任務由四十二軍執行,攻克新鄉由四十七軍和七十軍負責。5月初,四十二軍首先向安陽敵軍發起進攻,戰鬥不到兩天,全殲安陽守軍。駐守新鄉的國民黨第四十軍軍長李辰熙與我軍炮兵參謀長冉影系姑表兄弟。在大軍南下前,冉影即受命先行化裝潛入新鄉與其聯絡。當四十七軍和七十軍完成對新鄉的包圍後,談判也於此時開始。守敵在我四面包圍之下無路可逃,被迫接受我軍和平改編。新鄉解放,為大軍南下開啟了通道。其間,我師一度奉命駐防衛輝。我對衛輝縣很有感情。中學畢業後我到開封報考軍校時,還投考了衛輝師專。該校當年是河南的名校,在全省都很有名。我舊地重遊,很是留戀。新鄉解放後,我軍繼續沿平漢路以西向湖北進軍。部隊連續行軍數十天,行程1500餘公里,於6月初到達長江北岸的襄陽,準備渡江作戰。
過去我們行軍都是急行軍,有明確的敵人目標和戰鬥任務,要求部隊隨時能夠投入戰鬥。這次長距離行軍,因沿途都已解放,途中幾乎沒有大的敵情,沒有戰鬥任務,是旅次行軍。每天部隊行軍約30多公里,路線事先都有專人安排好,派人打前站,行軍組織安排周到,物質保障充分,地方政府食宿安排得也都很周到,每天下午三四點就能到達駐地休息。在近一個月的行軍途中,正如毛主席所說的,解放軍就是一支工作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