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瞻風采玄瑛初相見 (第1/3頁)
水魚要吃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大德是擁有獨立書房的。
他所在的這處偏院雖然不大,但內里布局卻是完全按照獨立一房來設計的。不但有區分正房廂房,還有獨立的小廚房、書房、庫房等。只不過自從住進來,這貨除了去小廚房對崔氏指手畫腳外,就沒去過別的地方。
要寫回信,尤其涉及到他英明神武的二哥和二嫂的私事,就沒法口述讓別人代筆了。
書房不大,被桃兒每日擦的一塵不染,整潔的桌面跟新的似的。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李大德就做賊一般的躲進去。攤開宣紙,挑了一支最小號的毛筆只寫了一個字,臉就垮了下來。
這字要是給他二哥看到,後者准以為他是用腳寫的。
“怪不得這個年代能讀書識字的人這麼少,門檻太高了呀!”
李大德跪坐在書案後面,舉著那支細細的毛筆,只覺得腰也痛,頭也痛。
倒不是沒想過弄個土製鋼筆鵝毛筆之類的代替,問題這種事在他穿越之前就玩過,真不是切個斜斷面就可以寫字的。沒有特殊的工藝處理,尖銳的角質斜面比刀子都快,寫不幾個字紙就廢了。
“或者用毛筆也不是不行,但要把筆尖再做小點,就像秀麗筆那樣!”
他忽然想到他曾經在某音上看到過的美工書法的短影片。裡面的博主用的筆都是小頭的迷你筆尖,就算一個寫毛筆字的門外漢也能把字控制在正常大小,不至於一筆就用去一格。
“沒準還能帶來一場書寫工具的改革,嘖,我就說我是個天才!”
李大德想完桃子,便急匆匆的奔出書房,找人來實驗他的想法。
這年頭做筆墨生意的,本身也都是文化人,非世家不可。畢竟一支做出來的成品毛筆到底好不好用,總不能讓不識字的人去試吧?所以書寫工具,其實也是隨世家一起發展的。
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悠不悠久,看紙和筆就知道了。
像永濟這邊的毛筆,大都是源自柳氏,用秋末的新生兔毫所作,工藝據說源自宣城貢筆。但是真是假,像李大德這種水貨是看不出的。
改良毛筆,是文化人的專利,也是大事,搞不好要進史書的。聽說李大德要特製一種筆,柳亨就親自帶了族裡制筆的老師傅趕來,還帶了幾個湊熱鬧的子弟。
“我說,我就弄幾支筆來寫字而已,你們至於這麼八卦麼?功課都做完了?”
看著面前一字排開的青少年們,又多看了一眼最右邊某個女扮男裝的傢伙,某槓精一臉無奈的攤手。
經過兩次宿醉外加友好磋商,他倒是和柳亨柳子夏等人混熟了,說話也沒了客氣。但其他幾人卻沒他這麼隨便,見面先規規矩矩的給行了一禮。
“見過李兄!”
“行了行了,李賢弟平日頗有魏晉之風,爾等不拘虛禮。”柳亨替某人擺了擺手,讓剛準備回禮的李大德翻了個白眼。
“子夏子陽你都熟悉,這位是我堂叔的兒子柳弼。”柳亨指著一個穿棕色束袍的青年介紹,接著也不等李大德打招呼,又指著柳弼旁邊穿紫紅色胡服的“少年”道:“這位是我三叔家裡的,唔,弟弟,叫柳瑛。”
“見過大德兄長!在下觀兄長留在鸛雀樓的墨寶,落筆如雲煙浩渺,但彎折處又顯鋒銳,大氣凜然。聞聽兄長制筆,小弟心中好奇,孟浪前來,還望勿怪!”
不待柳亨的話音落下,名叫柳瑛的小個子少年便上前一步,抖著長睫毛抬手執禮。說話前還特意清了下嗓子,但聲線仍顯尖銳。
知道孟浪你還來?話說李成就是你揍的吧?
李大德一聽到“鸛雀樓”三個字臉就黑了,再聽這女人話裡話外的語氣,總感覺對方有些不懷好意。
什麼“雲煙浩渺”,當哥們兒沒見過自己寫的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