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大方&rdo;,出手就是一萬元。
1934年11月下旬,趙尚志率哈東支隊部分隊伍從方正回返珠河根據地。這天下午進至腰嶺子附近的肖田地準備宿營時,被敵包圍。
哨兵發現敵人時已經晚了,而且看到的只是&ldo;打馬樁子&rdo;的敵人。騎兵山地作戰不便,戰前要把馬拴好,有人看管,叫&ldo;打馬樁子&rdo;,這部分人並不參加戰鬥。
敵人是日軍望月部隊300餘人,和偽軍鄧團400餘人。團長鄧雲章後來升任旅長,這小子向主子拍胸脯子&ldo;包打趙尚志&rdo;,堪稱哈東的邵本良。
這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戰鬥。趙尚志迅速奔到山上,觀察、判斷敵情,指揮部隊搶佔有利地勢。敵人炮火很猛,日軍、偽軍在炮火掩護下,利用房舍、樹叢發起攻擊。部隊住地分散,200多人按建制宿營,有的在山下,有的在溝裡,敵人的合圍一時也難以收攏,而且縫隙較大。戰至天黑,趙尚志指揮向東突圍,退至太平溝、大豬圈一帶,又被敵人包圍。激戰中,趙尚志左肘中彈,血流不止,仍指揮戰鬥。大隊長劉海濤是員猛將,奮不顧身率隊衝鋒,終於突破敵圍。
肖田地之戰,使敵驚詫不已的,並不是對手兩次突出包圍。望月並不忌憚這個,因為在對手所有可能退走的路上,他都預設了伏兵。這是一個精心佈下的連環套,自覺萬無一失的侵略者,根本想像不出對手是怎樣順利返抵珠河的,就說這是一次&ldo;德國式聯軍的退卻&rdo;,&ldo;此中必有名將指揮&rdo;。
&ldo;有名將指揮&rdo;不用說了,&ldo;德國式聯軍的退卻&rdo;則是胡謅,那就是抗聯式的退卻:在自己的土地上打擊侵略者,攻守進退,人熟地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