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欽友等奔赴象崗的第一件事便是剷平清代建造的鞏極炮臺基地。也就在這個基地的剷除過程中,先後發現了幾座西漢晚期、晉朝、明朝等不同時代的古墓葬,儘管這些墓葬較小且大多被盜,但廣州市考古人員得到線索後,還是前往進行了詳細的清理。作為負責象崗工地施工任務的鄧欽友,在和考古人員的接觸中,對古墓葬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清理程式,逐漸由陌生到熟悉,並在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憑著幾年來從考古人員那裡學到的一點識別和保護墓葬的常識,才有了他以下非凡的舉動。
當進城辦事的鄧欽友返回象崗工地時,發現民工們圍在一起正指指點點地議論著什麼,禁不住走上前去看個究竟。尚未靠近人群,有嘴巴靈活的民工便殷勤地告訴他:&ldo;鄧科長,這裡發現了一個大洞,快來看看這洞裡到底有啥!&rdo;
&ldo;什麼樣的大洞?&rdo;鄧欽友有些驚訝地反問著,急步擠進人群,這個時候幾條身強力壯的漢子正在揮鎬弄鍬喊著&ldo;嘿呀&rdo;、&ldo;嘿呀&rdo;的號子用力撬砸著一塊大石板。
鄧欽友不動聲色地圍著搖晃的大石板轉了兩圈,驀然感到了什麼,急忙讓大家住手,隨之跨到近前俯身從石板的縫隙中向下窺視。由於此時裂縫的最寬處已被撬開達03米,洞穴內的形制基本可以辨清,散落在其中的器物也影影綽綽地顯現出來。根據看到的情形,鄧欽友初步推斷,這個洞穴很可能是一座巨大的古墓,既然是古墓,就應當受到保護並迅速通知考古部門前來鑑別。想到此處,他起身對仍在躍躍欲試的大漢們說:&ldo;下面很可能是一座巨大的古墓,大家不要再掘下去了,你們在這裡守著,不要亂動,我去打個電話把情況報告一下,請文管會的人來看看再作打算。&rdo;說著,轉身向山崗下面的廣州中國大酒店走去。
地宮內,一扇倒塌的石門
鄧欽友藉助中國大酒店的電話,首先撥通了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值班室,值班室負責人得此訊息,立即作了&ldo;嚴加看護,不要使之受到任何破壞,並速向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報告,建議他們派人前去調查&rdo;的指示。根據這個指示,鄧欽友撥通了市文管會考古隊的電話,在報告了象崗發現的情況後,又轉達了省政府辦公廳值斑室的指示。值斑的考古人員黃淼章接到電話後,未作半點遲疑,立即同考古隊員陳偉漢、冼錦祥等騎腳踏車趕到象崗施工工地。此時工地上的民工已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將洞穴圍得水洩不通,鄧欽友守在石板縫隙的旁邊,正焦急地等待考古人員的到來。
黃淼章等人擠進人群,立即對現場進行勘查,發現這既不是&ldo;文化大革命&rdo;期間部隊修築的防空洞,更不是侵華日軍構築的秘密軍火庫,而是一座石室古墓。從整體看上去,這座古墓構築在象崗腹心約20米的深處,墓頂全部用大石板覆蓋,石板的上部再用一層層灰土將墓坑夯實,以達到封閉的效果。在過去30多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中,凡廣州郊區發現的石室墓都是明代之後建造的,就在此前不久,考古人員還在廣州鐵路局附近發掘了一座石室墓,經考證是明代一個叫韋眷的太監的墓葬。正是由於先前的經驗,黃淼章等人在勘察後,作出了&ldo;此墓有可能屬於明代的結論&rdo;。
外部的情形勘查完畢,黃淼章從懷裡掏出裝有兩節電池的手電,俯身石板的縫隙,透過手電射出的光向下觀看,由於下面的墓穴過於龐大,加之外部光線的幹擾,射到墓穴中的手電光顯得極其微弱,如同螢火在黑夜中晃動。儘管如此,黃淼章還是窺到了墓穴前室的石壁、石門等較明顯的建築物。稍後,隨著手電光的不斷移動,黃淼章又在室內散亂的一堆雜物中看到了一件類似銅鼎一樣的器物,從這件器物的外部造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