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1/2頁)
林不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後。」十方這一次喚了從前對皇后的稱呼,「大周人會用我來離間殿下和朝臣,不過是算準了大家的軟肋。若殿下待我親厚,自會護我周全,可朝臣也正是因為顧忌大宴的安危,才會責難與我。」
十方這話倒是不假,也正因如此,若李熠一意孤行護著他,朝臣們必然會寒了心。
正如十方所料,御書房內,李熠說出那決定之後,朝臣們並沒有善罷甘休。
實際上,李熠表了態之後,眾臣的情緒反倒越發「激烈」了。
只因他們誤會了李熠的態度。
先前朝臣們都以為李熠會竭力維護十方,沒想到太子殿下竟是主動提出「玉牒除名」的人,因此朝臣們「天真」地以為,太子殿下是因為看清了十方的「真面目」才會如此。
在李熠表態之後,他們紛紛諫言,壓根沒打算就此罷休。
「大周人最擅蠱惑人心,慣會使那些下作手段迷惑人。」有人道:「十方哪怕是在玉牒上除了名,也終究是個禍患。」
「臣以為,斬草要除根,否則將來只怕會夜長夢多。」
「百姓現在都知道此事了,若是留著十方在宮裡,只怕民間要有非議。」
「況且大周與咱們大宴本就齟齬頗深……」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上頭。
皇帝一臉冷漠地坐在御案後頭,李熠則面無表情地立在殿中。
父子倆都沉默地聽著,也不表態,任由群臣各抒己見。
許久,廳內的議論聲漸漸小了。
眾臣終於發覺了陛下和太子殿下似乎有點不尋常,紛紛住了嘴。
「殺一個無辜之人安民心,諸位是這個意思嗎?」李熠冷聲問道。
「這……」方才還爭論不休的人,這會兒都啞了火,沒人敢接茬。
皇帝見狀冷笑一聲,開口道:「得虧諸位沒說把十方綁了送到大周去換點好處回來,要不然朕能讓你們臊死!」
眾臣方才的議論,的確是有些過火。
這會兒他們紛紛冷靜下來之後,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不論如何,十方只是出身敏感,可他並沒有做出違反大宴律例的事情。真要對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修行之人喊打喊殺,的確是不合時宜。
「十方雖是大周人,但罪不至死……」有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朝臣開口道:「微臣覺得,只要他離開京城,天高海闊倒也不必斷了他的前路。」
有人聞言附和道:「對,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他再也不進宮,想來日子久了流言自然也就平息了。」
李熠立在廳中,面上冷意越來越重,眼看就要按捺不住。
這時皇帝從御案後起身走過來,一手在李熠肩上拍了一下,那力道不輕不重,帶著幾分安撫。
無論李熠還是皇帝心裡都明白,此事不可貿然決斷。
萬一意氣用事,最後的後果都會落在十方身上。
越是顧忌,反倒越要沉住氣!
帝後寢宮。
皇后朝十方道:「你不必擔心,陛下和熠兒心中有數,我相信他們可以處理好這件事。」
「殿下如今在御書房吧?」十方問道。
「你想做什麼?」皇后問道:「在這件事情上,你從頭到尾都是無辜的,所以你不必有任何的負擔和歉疚,也不要做什麼傻事。」
十方淡淡一笑,面上又恢復了那副冷清的模樣。
他開口道:「熠兒長大了,不是從前遇事就會哭的小孩子了。」
「是,從前是你護著他,如今該換他護著你了。」皇后道,「你是他的兄長,至親手足,他理應為你遮擋這一切,就像你從前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會擋在他的前面一樣。」